唐元生:圖書“按需印刷”能顛覆出版傳統嗎?
2007-10-16 00:00 來源:北方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希賽網最近推出了數字圖書的“按需印刷”服務,并得到了讀者的積極響應,行業反響比較大,由此引發了圖書“按需印刷”能否顛覆出版傳統的爭論。
一、數字化革命,為“按需印刷”理念鋪平了道路
書籍發展的歷史是以科技為動力的,從最初的龜甲、金屬、竹簡、木牘、帛書,到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術,使書籍的演變發生質的飛躍,這可以說是書的發展的第一次革命。到宋代的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讓傳統的雕版印刷迅速退出歷史舞臺,這是書籍發展的第二次革命。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書籍的印刷和形式也在不斷的更新。各種書籍應運而生,會說話的書、帶香味的書、立體書、電子書等,不一而足。由于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儲存文字、圖片、聲音等信息的介質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口袋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等新的事物出現,表明書籍的存儲不僅僅是紙介質的傳統的形式了,超大容量的磁性材料做成的各種存儲介質迅速取代紙介質成為新寵。在這種情況下,希賽順應發展潮流,因勢倡導“按需印刷”理念也就水到渠成。
二、新理念的倡導與實踐,將顛履傳統的分工模式
“按需印刷”的倡導,是以節約成本、避免浪費、提供便利來考慮的,也是它的出發點和歸結點,盡管它的單本價可能要高,但它的整體優勢明顯。
從節約成本看,傳統鉛印模式出版一本書,要考慮到排版、校對、印刷、出版、發行等各個環節支出,成本就高了,所以在書籍定價時不高不行。而“按需印刷”只是將存儲在電腦中的出版信息直接印刷成書,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相比較而言,成本低是一定的。再者,以電子化庫存替代圖書的實物庫存也比傳統庫存節約更多的成本。
從避免浪費看,以往作者要出書,出版商要求印數起碼在3000本以上,印出去的書不是每本都會成為暢銷書的,賣不出去而積壓的書比例不少,雖然出版商保證不虧,出書者肯定是賠了的苦只能往肚里咽,但這不也是在客觀上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按需印刷”在有了確實的需求之后再組織生產圖書,有效地避免了出版物生產的盲目性,避免大量材料浪費和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
從提供便利看,一冊起印,即需即印,為廣大讀者和作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當作者在不很明了該書的市場前景時,可以按保守數印刷;當作者需要某本書,發現它已經脫銷,一時無法買到而又急需時,“按需印刷”就成為作者、讀者的首選了。出版商可直接面向讀者,書店也可即賣即印圖書,各類出版、發行機構的職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的分工模式被打破,但出版鏈條上各個環節卻有機地結合起來,為社會提供便利。
另外,希賽網數字出版頻道提供圖書樣章試讀的服務,也為作者的寫作得到讀者的認可提供一種快捷方式。圖書作者可以根據在線評論調整寫作思路和修改圖書,作者也可以根據讀者的需求進行寫作,真正實現“按需出版”。
三、“按需印刷”將會以星火之種,成燎原之勢
凡是新生事物誕生、新的理論創建,都有一個孕育、成長、發展的過程,在其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不斷的修改與完善、不斷的探索與考驗。希賽網作為國內最大的IT資源平臺,數字出版頻道的建設將突破傳統圖書出版模式的瓶頸,方便、快捷地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但隨著新情況、新問題的出現,這種模式會出現某種缺憾或不足也是很正常的,希賽應該照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所說的“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的精神來及時改進和創新。廣大讀者更要以平常心來對待新生事物,以欣賞的眼光來看待“按需印刷”。
“按需印刷”是星星之火,能不能經得起狂風暴雨,形成燎原之勢,我們拭目以待。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