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接近8000億,達7735.6億元,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3%;同時,網絡購物用戶規模將達到1.87億人,在寬帶網民中的滲透率為41.6%。隨著移動互聯的進步神速,網購的交流易量還在逐步增長。2012年,一些大企業為盡快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領先品牌,還在擴張規模,對物流、營銷進行大手筆投資。中華印刷包裝網的銷售總經理羅鵬介紹說,隨著人們對電子商務認識程度的增加,電子商務人才的增多,電子商務會成為人們首選的方式,無論印刷企業采購,還是印刷包裝機械廠商的宣傳,網絡電子商務營銷將成為他們推廣使用宣傳的最佳方式。
目前,中國已經擁有3.06億固定電話用戶和7.96億手機用戶,基于移動電話的網絡銷售模式早晚會發展壯大。葉永輝還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也許在未來將跳過傳統實體零售業的發展周期。到2015年,中國網絡消費者的數量將激增至3.29億人,占城市人口的44%,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 【詳情】
新年伊始,央行就發放了第三批支付牌照,可以看出國內支付行業的發展狀況;當當網與京東商城 的電子書之路令人堪憂;互聯網支付也來實名制,致使支付寶叫停信用卡充值;隨著春運的展開,鐵道部訂票網站成為第11大電商網站;電商再度危機,品聚網成 為30天內第三家大倒閉的電商;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阿里巴巴電子商務體系融合完成。 【詳情】
去年是眾多電商企業們瘋狂擴張的一年,而今年電商卻被貼上了“資本寒冬”的標簽。如何渡過這個寒冬,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名不見經轉的新起中小企業,都在籌謀著各自的招數。然而,電子商務的寒冬是短暫的,寒冰,正在被一陣溫暖的春風融解。如果給今年的電商一個關鍵詞的話,那么非“擴張”莫屬,如果在這個詞前面加個形容詞的話,那便是“瘋狂”。 【詳情】
“在微博上,你還可以就某個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別人的觀點也可以和他共同分享。隨著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傳統的印刷企業也逐漸開始嘗試各種新事物,這是一 個趨勢。”袁峰說,“微博作為一個新興的網絡產物,大族冠華很多員工都知悉這個工具的運用,尤其是在品牌傳播上起著見微知著、厚積薄發的作用。” 【詳情】
“支持一人團購了!”許多消費者應該都會產生疑惑,一個人也能團購?團購不是很多人一起才能進行嗎?是的,傳統意義的團購是一群人共同分享優惠,而這個“一個人的團購”是每一個消費者都能獨自享受到團購的價格優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這個是“中華第一刀”申威達做的一期“團購活動”。 【詳情】
電子商務歸根到底還是在講“商務”。同樣是賣鮮花,我們可以以“8小時到達”為獨特差異點,也可以以“20元一束的玫瑰”為獨特差異點。記住一個概念:客戶購買你的產品不是因為你的產品多么全面,而是因為你的某種獨一無二,這種獨一無二,就是差異點。 【詳情】
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在浩瀚的網絡海洋里能乘風破浪,涌到人們的眼前呢?如何選擇合適的推廣方式,讓自己的產品在目前讓人眼花繚亂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呢?下邊,我就介紹一些不同的推廣方式,以便于朋友們合理選擇方式進行推廣產品。電子商務時代,一定要慎重選擇網絡推廣方式。 【詳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成者,反思敗例,如今的傳統品牌商對電商模式的認識也正在漸漸趨于理性與成熟。讓傳統印刷呈上電子商務的快車,以數字化技術為助力,打造網絡時代的新品牌將是印刷業的下一片“藍海”。 “電商品牌化”與“品牌電商化”成為全民互聯網時代的熱點詞匯。這兩個看似簡單的文字錯位,實際卻代表著兩個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 【詳情】
對于印刷包裝行業的傳統企業而言,更應該主動發展電子商務,但很多企業卻表示電子商務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它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如何平衡與代理商、經銷商的利益關系?如何避免在網上大打價格戰?如何組建專業的電子商務團隊? 【詳情】
這種新的電商力量,可稱為M2B或M2C,即從工廠直達企業客戶或從工廠直達消費者,中間不但少了傳統渠道一環節,還少了從工廠到專業第三方電商平臺的交易環節。當然它們包攬不了所有環節,尤其第三方物流配送。筆者在此將佛山電商群的特色定義為“佛山模式”。 【詳情】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很多中小企業都面臨發展壯大甚至生存的困境,而B2B電子商務能打破地域時空和國界的限制,幫助中小企業迅速成長,而且IT采購的增長、網絡應用的普及以及周圍企業的示范帶動都加快了中國中小企業對B2B電子商務環境的理解。 【詳情】
電子商務市場一直是中國政府鼓勵發展的新興市場,也使的越來越多企業主將目光投入到電子商務領域。電子商務經歷了若干年的發展后,市場已經慢慢成熟。在電子商務告訴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又呈現出了新的發展趨勢:平臺化,品牌化。 【詳情】
未來10年,中國電商業將加速向傳統行業落地,雙方將緊密融合,由更多被動地匯聚客戶轉變為應付篩選海量客戶、提高服務質量的階段。一根木柴燃不旺,眾人拾柴火焰高!經濟寒冬下,中小企業更需推陳出新,跳脫傳統營銷牢籠,敢于嘗試,勇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