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出版走向深水區
2008-03-12 09:15 來源:貓撲科技 責編:張奕波
3、POD
POD(按需出版)曾被預言為將徹底顛覆傳統出版業發行模式的技術之一。在2007年,按需印刷悄然走近。商務印書館、中國標準出版社、石油出版社、冶金出版社、氣象出版社等都在憑借自身專業優勢對按需出版進行了嘗試,并取得不俗進展。
目前國外的POD設備主要有施樂公司的Docutech、HP公司的INDIGO、IBM公司的In-foprint、日本的柯尼卡美能達bizhubPRO和圣?路易斯公司的“圖書生產者1號”,國內最著名的有方正印捷POD系統。它們的印刷速度為每分鐘幾百頁,完成一本書的印刷、裝訂和切邊僅需5至15分鐘。
按需出版對于保存和發展傳統文化、豐富現代文化都具有積極意義。隨著成本的降低以及許可問題的解決,其前途值得期待。
4、閱讀器
2007年,閱讀器領域最重要的事件是亞馬遜推出電子閱讀器,據說有Google的參與。在國際上,電子書閱讀器開發商著名的有日本的索尼、荷蘭飛利浦、美國的e-ink和日本松下。而在國內,電子書閱讀器開發商則有方正科技、南開津科、廣州金蟾、廣州博朗。這些廠商在2007年并沒有太大的動作,很多廠商該業務是否還繼續還很難說。
與閱讀器功能接近的還有電子紙,2006年,數字出版產業另一項新應用,就是電子紙產品的不斷問世。目前最成熟的產品當屬日本富士通公司研發的“電子紙”,厚度僅為0.1毫米,可適度折疊、卷曲,具有圖像記憶功能、彩色,一改以往對比度低、只能顯示黑白文字等缺陷。各傳媒巨頭普遍認為,“電子紙”在節約印刷成本、環境保護、縮短新聞發布時間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優勢。
專業的電子紙、電子閱讀器因價格昂貴、攜帶不便,一直不被人們所看好。不過,當亞馬遜“Kindle”閱讀器于2007年11月20日推出時,一時吸引萬千目光聚焦其身,人們期待它能像IPOD拯救唱片業一樣,改變并拯救日漸萎縮的傳統出版業。
問題篇
1、法律依然滯后
2007年,數字出版行業較為令人關注的是版權糾件。因為法律環境的滯后,數字出版領域的版權糾紛由來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趨勢。2007年“七位知名作家狀告書生”和的“400位學者狀告超星盜版”都一度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數字版權問題也成為了業界的焦點話題。隨著數字出版市場的逐步發展,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自己在數字版權以及互聯網版權方面的權益。
我國對于網絡出版的法律法規迄今為止只有兩部,一部是新聞出版總署在2000年頒布的國務院《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另一部是2002年新聞出版署與國家信息產業部共同制定了《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規定》,這兩部法律對于發展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來說,可謂“年代久遠”。由于技術發展在前,關于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產業鏈上包括作者、出版單位等都了解較少,作者和發行單位之間缺乏授權的暢通平臺,缺乏法律的有效保護和暢通的版權授權途徑,使得初期培育了市場的技術支持商地位尷尬,某種程度上,這也制約了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
2、技術標準統一難
技術標準是一個長期的難題,新聞出版署的官員也經常提及。2007年,該問題雖然不是熱點,卻依然是業界數字出版專業人士討論較多的話題。
在數字出版領域,格式的不統一成為行業之痛。方正的CEB、超星的PDG、書生的SEP、Adobe的PDF、知網的CAJ,各自都有自己的一套格式,電子書業沒有行業通用標準和格式。標準不一致導致用戶必須使用不同的閱讀器,這也增加了用戶閱讀的成本,同時也不利于行業內容的交換和整合。這可能是閱讀器市場難以發展的重要原因。有人建議,新聞出版署理應設立數字出版標準化組織,和廠商共同努力,制定通用數字內容標準。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