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經濟改革的“切入點”在哪?
2013-12-30 14:01 來源:中評網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將發生舉世矚目的歷史性轉變。中國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將再次開啟改革開放的大門,通過以政府自身職能轉變為基石的“制度紅利”,來替代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所采用的、為避免中國經濟硬著陸而實施的一攬子刺激經濟的“政策紅利”的方式。
【CPP114】訊: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將發生舉世矚目的歷史性轉變。中國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將再次開啟改革開放的大門,通過以政府自身職能轉變為基石的“制度紅利”,來替代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所采用的、為避免中國經濟硬著陸而實施的一攬子刺激經濟的“政策紅利”的方式,探索和確立出中國經濟增長的“大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模式。
中國企業家發表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文章表示,明年雖然也強調政府的作用,也將繼續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其目的、內涵和做法上將發生一些根本的變化。因為隨著各級政府開始重視資源配置過程中市場起決定作用這一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財政政策將更多的是用在給推動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企業減稅、支持其創新,便利其投資的公共環境的建設和各類民生事業的改善和發展項目上,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資源,要利用市場經濟的工具來調動各類企業的積極性,通過它們的共同參與來加以實現,而不再是像過去那樣靠寬松的貨幣環境和積極的信貸政策來加以支持。這樣做帶來的另外一大好處是,讓我們的貨幣政策在未來全球流動性泛濫和突發性收縮的時刻,在國內實體經濟投資信心不足而導致的“錢荒”和虛擬經濟過度樂觀導致的“錢多”并存的問題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和引導市場利率健康發展的有效機制,從而緩解通脹、通縮的壓力,乃至遏制住泡沫膨脹和危機爆發的系統性風險,以確保未來中國市場經濟的活力久經考驗,長盛不衰。
文章分析,2014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內外挑戰依然不可小視。所以,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我們未來一年定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因為從外部環境來看,“不確定”的因素依然挑戰我們市場的信心和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歸納:
首先,美國經濟雖然穩步在復蘇,但QE3的退出,卻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如果美聯儲采取“間歇式”的降低購買國債計劃,而國債收益率又跟隨市場退出的“預期”不斷上升,那么,很有可能美元會間歇式的升值,大宗商品會間歇式的暴跌,而且,國際資本也會出現間歇式的“大退潮”現象,從而導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遭遇到像2013年印度和印尼那樣的金融市場受沖擊的問題——其危害程度取決于金融市場的開放度、本國金融體系的發展的成熟度和經濟活力的覆蓋面;開放度越大,市場越脆弱,經濟活力越低迷,則股價暴跌的概率就越大。
其次,發達國家的低息政策不會輕易改變,因為它們今天面臨的就業壓力和債務負擔使得它們更傾向接受“弱勢美元”、“弱勢日元”乃至“弱勢歐元”的貨幣結構。尤其是日本和歐洲經濟依然疲軟,更會導致向中國市場的套息交易的資金,隨著他們堅持寬松的貨幣政策不變而不斷增加,從而“常態下”的外匯占款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有增不減,直接考驗我國貨幣政策和外匯管理戰略的有效性。
再者,若發達國家的“就業水平”處于持續低位的狀態,無法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快速解決的時候,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市場開放的要求,會導致我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的成本和風險日益增加,同樣他們反過來也會挑戰我國監管體系的運行效率和中資企業的競爭力。一句話,中國未來“穩中求進”戰略的運行效果,將完全取決于我們自身增長方式的轉變能力和融入國際市場所需要的務實大膽的推進方法。
但是,我們自身今天也受到了過去引以為豪的“四大紅利”減弱和社會大眾高度關注的內需不足的“三大障礙”所帶來的諸多挑戰的問題。如果不正面解決這些問題的話,那么,別說未來“增長方式”的轉變會受到很大影響,就連我們要擺脫現在國內實體經濟“錢荒”和虛擬經濟“錢多”的并存問題也會變得舉步維艱。
文章提出,針對各項挑戰,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所提出的各項改革開放的內涵,提出幾點建議:
中國企業家發表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文章表示,明年雖然也強調政府的作用,也將繼續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其目的、內涵和做法上將發生一些根本的變化。因為隨著各級政府開始重視資源配置過程中市場起決定作用這一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財政政策將更多的是用在給推動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企業減稅、支持其創新,便利其投資的公共環境的建設和各類民生事業的改善和發展項目上,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資源,要利用市場經濟的工具來調動各類企業的積極性,通過它們的共同參與來加以實現,而不再是像過去那樣靠寬松的貨幣環境和積極的信貸政策來加以支持。這樣做帶來的另外一大好處是,讓我們的貨幣政策在未來全球流動性泛濫和突發性收縮的時刻,在國內實體經濟投資信心不足而導致的“錢荒”和虛擬經濟過度樂觀導致的“錢多”并存的問題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和引導市場利率健康發展的有效機制,從而緩解通脹、通縮的壓力,乃至遏制住泡沫膨脹和危機爆發的系統性風險,以確保未來中國市場經濟的活力久經考驗,長盛不衰。
文章分析,2014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內外挑戰依然不可小視。所以,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我們未來一年定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因為從外部環境來看,“不確定”的因素依然挑戰我們市場的信心和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歸納:
首先,美國經濟雖然穩步在復蘇,但QE3的退出,卻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如果美聯儲采取“間歇式”的降低購買國債計劃,而國債收益率又跟隨市場退出的“預期”不斷上升,那么,很有可能美元會間歇式的升值,大宗商品會間歇式的暴跌,而且,國際資本也會出現間歇式的“大退潮”現象,從而導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遭遇到像2013年印度和印尼那樣的金融市場受沖擊的問題——其危害程度取決于金融市場的開放度、本國金融體系的發展的成熟度和經濟活力的覆蓋面;開放度越大,市場越脆弱,經濟活力越低迷,則股價暴跌的概率就越大。
其次,發達國家的低息政策不會輕易改變,因為它們今天面臨的就業壓力和債務負擔使得它們更傾向接受“弱勢美元”、“弱勢日元”乃至“弱勢歐元”的貨幣結構。尤其是日本和歐洲經濟依然疲軟,更會導致向中國市場的套息交易的資金,隨著他們堅持寬松的貨幣政策不變而不斷增加,從而“常態下”的外匯占款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將有增不減,直接考驗我國貨幣政策和外匯管理戰略的有效性。
再者,若發達國家的“就業水平”處于持續低位的狀態,無法在新的一年中得到快速解決的時候,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市場開放的要求,會導致我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的成本和風險日益增加,同樣他們反過來也會挑戰我國監管體系的運行效率和中資企業的競爭力。一句話,中國未來“穩中求進”戰略的運行效果,將完全取決于我們自身增長方式的轉變能力和融入國際市場所需要的務實大膽的推進方法。
但是,我們自身今天也受到了過去引以為豪的“四大紅利”減弱和社會大眾高度關注的內需不足的“三大障礙”所帶來的諸多挑戰的問題。如果不正面解決這些問題的話,那么,別說未來“增長方式”的轉變會受到很大影響,就連我們要擺脫現在國內實體經濟“錢荒”和虛擬經濟“錢多”的并存問題也會變得舉步維艱。
文章提出,針對各項挑戰,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所提出的各項改革開放的內涵,提出幾點建議:
- 相關新聞:
- ·盤點:2013年印刷行業關鍵詞之企業倒閉 2013.12.30
- ·深圳唯一省級包裝印刷類研究中心落戶力嘉 2013.12.30
-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提至1808元 2月1日實施 2013.12.27
- ·印刷文化:佛山木版年畫 2013.12.27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