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成本高頻頻阻礙數字印刷發展
2013-10-25 09:24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責編:江佳
- 摘要:
- 投資風險增大讓投資者猶豫不決。除了成本居高不下、業務總量尚顯不足以外,數字印刷設備的更新周期短也是導致投資者選擇謹慎前行的重要原因,他們還在選擇恰當的投資時間。
【CPP114】訊: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進步,書刊印刷面對的是網絡閱讀的強勢挑戰而走勢低迷,而標簽印刷卻將伴隨著市場總量的擴張同步增長,前景看好?傮w上來說,數字印刷為印刷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數字出版適合數字印刷是因為此舉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出版社的預印圖書庫存積壓問題,而且也不會因為預印存在著大量的資金占用。按照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今年7月公布的數據,2012年僅我國新華書店與出版社自辦發行積壓的圖書就達61.22億冊(張、份、盒)、880.94億元,這一狀況自1999年以來就始終處于持續上升狀態,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出版社的一塊心病。如若圖書能夠推行數字印刷,則不僅解決了預印積壓問題,而且通過網絡就近印刷還可以大大降低運輸費用。
直郵適用數字印刷是因為它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喜好、職業等分類對象有針對性地提供廣告,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印刷,提供有效率的宣傳。
實事求是地說,在數字印刷單位成本還嫌昂貴的情況下,使用數字印刷設備完成批量生產前的打樣是最為適合的,待到個性化市場需求量的增加與設備耗材售價的進一步下跌,更大幅度地使用數字印刷設備完成標簽印刷的時間才趨于成熟,F在,從已經介入數字印刷的企業經營狀況看,有著穩定企事業客戶群的單位其日子相對好過,而以社會散戶為主的門市型企業業務就顯得不夠飽滿。
盡管至今我國尚無準確的數字印刷年總產值統計,但有兩個數據可供參考,一是原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于2012年11月在天津展會期間公布的數據,2011年全國獲發數字印刷許可證的799家單位年產值是39.7億元(根據2013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由738家專司數字印刷的企業完成的數字印刷產值增至62.9億元,為當年印刷總量的0.66%);二是蘭普咨詢公司認為我國的數字印刷年產值大致為100億元,即便按照100億元的高值來計算,相對于2012年我國高達9510.13億元的印刷總產值,數字印刷目前還不可能有引起印刷產業發生改變的地位。當然,按照班尼·蘭達在德魯巴印刷展上提供的數據,全球年50萬億張的印刷總量中由數字印刷設備完成的也僅有1萬億張,占總量的2%。盡管全球專業咨詢公司派諾提供的報告認為:到2015年數字印刷應該可以占到印刷總量的33%,我國也提出了屆時要爭取達到20%的目標,但從現實情況看,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不少困難。
按照2010年年末的有關統計,我國數字印刷機的總量已經達到3.6萬臺,其中彩色印刷機2.9萬臺,占比80.56%。換句話說,在目前階段缺少的不是數字印刷生產設備,而是相對充分的數字印刷生產任務。而任務的缺失主要是由這種印刷方式不夠普遍造成的。
數字印刷產品的單位成本仍有待下降,數字出版、直郵等領域企業還未積極選用數字印刷,投資風險大影響企業決策。這些都直接對現在的數字印刷的推廣造成影響。
當前,我國對海外數字印刷設備及耗材的依賴使得數字印刷產品的價格昂貴,難以同傳統印刷競爭。
經過這幾年的推廣,加之數字印刷自身質量的不斷提高,消費者認識到了數字印刷的特點,在印數少、周期短上,數字印刷的長處無與倫比,但在總印價不變的前提下,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的數量平衡點還顯得偏低。換句話說,只印數百份的產品消費者會選用數字印刷,印量再稍稍大點的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傳統印刷。如果伴隨著數字印刷單位成本的持續下降,這個數量平衡點不斷地上升,則數字印刷從傳統印刷口中搶來的任務還會再大些,何況在我國,傳統印刷特別是小膠印印刷在滿足短周期產品上的競爭力不容小覷。
為此,推動國內的印機制造企業盡早地介入數字印刷設備的制造或許是推動數字印刷價格走低的根本方法,進入我國的CTP設備經過近10年的推廣直到數年前才快步進入印刷企業,其根本原因也就是得益于國內CTP設備制造商的大量出現,數字印刷企業也真誠地期待著那一天盡快到來。
數字出版、直郵等數字印刷的大眾客戶還沒有積極選用數字印刷。毫無疑問,數字出版是數字印刷的重要客源,盡管有關方面的數據認為自2009年起我國的數字出版已經超越了傳統出版,但至今真正由傳統出版轉為數字出版的比重還不到一成,如果出版商、承印商與渠道商三者間不能在這一問題上取得共識,推進數字出版和數字印刷可能還是句空話。換言之,國家在推進數字印刷發展上不能僅有目標而是必須要有可以付諸執行的具體措施,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推進。
投資風險增大讓投資者猶豫不決。除了成本居高不下、業務總量尚顯不足以外,數字印刷設備的更新周期短也是導致投資者選擇謹慎前行的重要原因,他們還在選擇恰當的投資時間。按照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提供的數據,上海33家以數字印刷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在2010年以53414萬元的資產實現了37260.28萬元的銷售,一年經營的結果是虧損1352萬元。投資是為了獲利,面對這一狀況等待時機是可以理解的。
數字出版適合數字印刷是因為此舉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出版社的預印圖書庫存積壓問題,而且也不會因為預印存在著大量的資金占用。按照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今年7月公布的數據,2012年僅我國新華書店與出版社自辦發行積壓的圖書就達61.22億冊(張、份、盒)、880.94億元,這一狀況自1999年以來就始終處于持續上升狀態,是實行企業化管理的出版社的一塊心病。如若圖書能夠推行數字印刷,則不僅解決了預印積壓問題,而且通過網絡就近印刷還可以大大降低運輸費用。
直郵適用數字印刷是因為它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喜好、職業等分類對象有針對性地提供廣告,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組織印刷,提供有效率的宣傳。
實事求是地說,在數字印刷單位成本還嫌昂貴的情況下,使用數字印刷設備完成批量生產前的打樣是最為適合的,待到個性化市場需求量的增加與設備耗材售價的進一步下跌,更大幅度地使用數字印刷設備完成標簽印刷的時間才趨于成熟,F在,從已經介入數字印刷的企業經營狀況看,有著穩定企事業客戶群的單位其日子相對好過,而以社會散戶為主的門市型企業業務就顯得不夠飽滿。
盡管至今我國尚無準確的數字印刷年總產值統計,但有兩個數據可供參考,一是原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于2012年11月在天津展會期間公布的數據,2011年全國獲發數字印刷許可證的799家單位年產值是39.7億元(根據2013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由738家專司數字印刷的企業完成的數字印刷產值增至62.9億元,為當年印刷總量的0.66%);二是蘭普咨詢公司認為我國的數字印刷年產值大致為100億元,即便按照100億元的高值來計算,相對于2012年我國高達9510.13億元的印刷總產值,數字印刷目前還不可能有引起印刷產業發生改變的地位。當然,按照班尼·蘭達在德魯巴印刷展上提供的數據,全球年50萬億張的印刷總量中由數字印刷設備完成的也僅有1萬億張,占總量的2%。盡管全球專業咨詢公司派諾提供的報告認為:到2015年數字印刷應該可以占到印刷總量的33%,我國也提出了屆時要爭取達到20%的目標,但從現實情況看,要實現這一目標還有不少困難。
按照2010年年末的有關統計,我國數字印刷機的總量已經達到3.6萬臺,其中彩色印刷機2.9萬臺,占比80.56%。換句話說,在目前階段缺少的不是數字印刷生產設備,而是相對充分的數字印刷生產任務。而任務的缺失主要是由這種印刷方式不夠普遍造成的。
數字印刷產品的單位成本仍有待下降,數字出版、直郵等領域企業還未積極選用數字印刷,投資風險大影響企業決策。這些都直接對現在的數字印刷的推廣造成影響。
當前,我國對海外數字印刷設備及耗材的依賴使得數字印刷產品的價格昂貴,難以同傳統印刷競爭。
經過這幾年的推廣,加之數字印刷自身質量的不斷提高,消費者認識到了數字印刷的特點,在印數少、周期短上,數字印刷的長處無與倫比,但在總印價不變的前提下,數字印刷與傳統印刷的數量平衡點還顯得偏低。換句話說,只印數百份的產品消費者會選用數字印刷,印量再稍稍大點的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傳統印刷。如果伴隨著數字印刷單位成本的持續下降,這個數量平衡點不斷地上升,則數字印刷從傳統印刷口中搶來的任務還會再大些,何況在我國,傳統印刷特別是小膠印印刷在滿足短周期產品上的競爭力不容小覷。
為此,推動國內的印機制造企業盡早地介入數字印刷設備的制造或許是推動數字印刷價格走低的根本方法,進入我國的CTP設備經過近10年的推廣直到數年前才快步進入印刷企業,其根本原因也就是得益于國內CTP設備制造商的大量出現,數字印刷企業也真誠地期待著那一天盡快到來。
數字出版、直郵等數字印刷的大眾客戶還沒有積極選用數字印刷。毫無疑問,數字出版是數字印刷的重要客源,盡管有關方面的數據認為自2009年起我國的數字出版已經超越了傳統出版,但至今真正由傳統出版轉為數字出版的比重還不到一成,如果出版商、承印商與渠道商三者間不能在這一問題上取得共識,推進數字出版和數字印刷可能還是句空話。換言之,國家在推進數字印刷發展上不能僅有目標而是必須要有可以付諸執行的具體措施,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推進。
投資風險增大讓投資者猶豫不決。除了成本居高不下、業務總量尚顯不足以外,數字印刷設備的更新周期短也是導致投資者選擇謹慎前行的重要原因,他們還在選擇恰當的投資時間。按照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提供的數據,上海33家以數字印刷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在2010年以53414萬元的資產實現了37260.28萬元的銷售,一年經營的結果是虧損1352萬元。投資是為了獲利,面對這一狀況等待時機是可以理解的。
- 相關新聞:
- ·UV混合高溫油墨對印刷業意義重大 2013.10.23
- ·天津長榮:云印刷+噴墨印刷改變傳統印刷模式 2013.10.23
- ·標簽個性化市場呼喚數字印刷 2013.10.23
- ·當今經濟形勢下如何調整數字印刷市場 2013.10.2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