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紙壽千年”需求不降
2013-10-08 11:58 來源:光明日報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2007年,一刀安徽涇縣紅星牌宣紙大概400塊,如今這樣一刀紙的價格漲到了2000塊。”陳真在北京琉璃廠西街經營一家紙店多年,主要經營紙的批發,近年來宣紙價格高漲讓他印象深刻。
宣紙功用:與書畫相輝映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清代畫家王鑒73歲時所作的《仿董其昌山水》,王鑒在畫上題道:“董文敏酷愛高麗箋、玉版箋,取其膩滑如凝脂,運筆不澀滯。余筒笥中偶得此紙,即仿思翁筆意而成之。”由此可見,紙與書畫不僅互為依存,紙還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書畫藝術的走向。
榮寶齋原副總經理米景揚說,老榮寶齋當年賣的都是存放五至十年的舊宣紙,“因為新紙紙性暴硬不潤,而存放多年的舊紙,幾經寒暑干濕,暴性全無,落墨得心應手”。許多老畫家都喜歡使用舊紙:傅抱石作畫用乾隆舊紙,李可染總愛用十年前的“特凈皮”,購買時還要一刀刀選其中薄厚適中者。
真正的宣紙,以青檀樹皮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為主要配料,其突出的特點是“潤墨性”,這種特性對書畫家創作意義重大。溫州曙光文化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麗萍介紹,宣紙可以大大豐富筆墨的表現形式,不僅可皴擦勾斫,也能施諸潑墨渲染,筆跡墨痕清晰可辨,極有筆墨韻味。究其原因,宣紙由青檀皮加稻草漿制成,稻草含石灰質,有聚墨發墨和瞬間吸附水墨、固定成形的功能,能較好顯現運筆用墨的快慢徐疾和枯濕濃淡,豐富的筆墨變化可抒發感情,移情寄興,遣貌求神。
書畫家康默如表示,創作書畫用的宣紙,大體是按滲洇的程度區分的。一般追求渾厚的風格,就適合用洇得厲害些的生紙;如果想寫得利落且有筆畫連帶情趣,就適合用不太洇的熟紙。他的體會是:“在舊紙上寫字,不會有新紙的生澀感,筆墨如在絹上滑動,油潤融合,十分舒服。”
可見,宣紙符合“畫法兼書法,書法兼畫法”的意筆文人畫要求,這是其他紙種所不能比擬的。似乎可以說,假如沒有宣紙,就不可能有近現代的中國寫意文人畫,尤其是大寫意文人畫的鼎盛及輝煌。
當代宣紙:期待質量提高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中記錄當時宣紙的制造情況是:“近法嗇者,皮竹十七而外,或入宿田稻稿十三,用藥得方,仍成潔白。”由于稻草漿的成本只有皮料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如今有些所謂的宣紙,稻草比例超過了70%的還稱之為“凈皮”,幾乎全是稻草漿的美其名曰“棉料”。書畫鑒定家謝稚柳曾說過,紙成了這個樣子已承載不了更多的筆墨技法,也保存不了多少時間,并屢屢斥此種宣紙為“爛宣紙”。
談到當代的書畫用紙,書畫家康默如認為生產工藝與過去相比有很多不同:“過去的玉版宣,要在紙漿中抄造三回,今天的玉版宣,只是皮料的比重大些。過去一種半生熟的煮捶宣,是要把生宣紙反復砸打密實,而今天的煮捶宣,是用刷子刷上礬水,達到半洇不洇的效果。而且過去用于寫小楷的素蠟箋紙,今天幾乎絕跡。”
如今,漫步北京琉璃廠,各種品牌、各色式樣的宣紙令人眼花繚亂。宣紙的生產已有千百年的歷史,但至今沒有量化的質量標準:青檀皮和稻草比例應為多少?漂白的殘留物質究竟有什么?對宣紙的評價還是依靠文學語言的描述。與此同時,在生產工藝中,用雜交稻草代替沙田稻草,大量使用化學漂白劑,都使宣紙的質量大不如前。更讓人擔心的是,宣紙生產技術目前仍是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而且由于工作條件辛苦,待遇低,也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困境。
宣紙是中國文化藝術傳承的重要載體,有“紙壽千年”之譽。今天,更需要優質宣紙,將我們創造的文化藝術,傳諸后世子孫。
- 相關新聞:
- ·黃山復原“三六表紙”傳統工藝 2013.08.21
- ·惠普新印刷術 多種材質個性化定制 2013.08.13
- ·牛皮紙宣紙替換豪華裝 茶葉包裝大行簡約化 2013.07.22
- ·非遺傳承 東源木活字 2013.05.2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