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用戶遭微軟“詢問” 專家稱涉嫌恐嚇營銷
2013-04-11 09:35 來源:法治周末 責編:王岑
- 摘要:
- 許多公司都曾接到微軟的銷售電話。而微軟這種以正版化的名義來強制推銷自家正版產品的銷售行為,也往往被視為“恐嚇營銷”。但令人疑惑的是,微軟到底是通過何種方式,準確掌握了對方的個人信息?
對此,北京律師董正偉表示:“微軟公司的確具備這樣的實力,不過究竟采取了哪種手段,目前尚難斷言。”
“微軟竊取用戶信息的可能性很低。”中國網絡法律網首席法律顧問趙占領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這樣做風險太大,實際上微軟需要的只是目標公司在某一IP段大概有多少臺電腦的信息。”
“一旦有了這個信息,微軟也不一定非要去聯系對方的某個具體部門,只需要給對方公司前臺或者法務部打個電話就可以了。”趙占領表示。
首席信息安全官網創始人張百川也基本排除了微軟通過系統抓取用戶信息的可能性。他解釋說:“很多單位的電腦自始至終都是不聯網的,照樣會收到律師函。”
“往往都是代理、合作公司去打電話、發函。”張百川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至于用戶信息的獲取,可能各有渠道,比如公司內部資料,熟人找熟人等方式。”
頗具爭議的銷售手段
“我們公司真的會被微軟起訴嗎?”李偉對此很是擔憂。
“這種情況應該屬于微軟經銷商的一種營銷手段。”趙占領表示,“其目的在于讓用戶采購其代理的微軟正版軟件,不一定會采取訴訟措施,很可能帶有恐嚇營銷的味道。”
在趙占領看來,如果對方真要采取訴訟手段的話,應該不會提前告知的,實際上對方手上可能沒有證據或是還沒有充分證據。
而聯想到對方所說的使用盜版電腦的數字與自己所在公司的實際數字之間存在的較大差異,李偉也曾一度懷疑,對方是不是在“使詐”,其實根本就沒有掌握太多實際情況。
“微軟是可以進行技術取證的,獲取目標公司有多少臺電腦在使用盜版軟件,但是這并不能直接成為證據,提前告知則無異于打草驚蛇。”趙占領指出,一旦目標公司聞風將涉事電腦進行轉移,這樣也就很難進行取證了。
在趙占領看來,這種情況下微軟一般會選擇訴前保全,先把目標公司電腦查封一部分,以此保證取證。還有就是和行政執法部門進行合作,如法院或是北京市文化市場執法大隊,直接上門查封電腦來取證。
“如果消費者接到微軟盜版通知的電話后依然我行我素,始終不對自身的侵權行為進行糾正,即是明知故犯。”董正偉指出,“雖然微軟這種電話銷售存在較大爭議,但企業若不及時停止侵權,一旦微軟提起訴訟并勝訴,其所要面對的后果也將非常嚴重。”
此外,讓李偉一度擔憂的還有銷售公司的身份問題,如果不是與微軟公司進行了核實,他始終懷疑自己是不是遭遇了詐騙。
李偉此前在網上曾經查證,很多人都表示曾經收到過自稱微軟公司人員打來的銷售電話,不過往往真假難辨。還有一些小公司會故意選擇與微軟總部電話比較接近的號碼,以此來推銷自己的產品。
張百川也表示的確有一些代理公司,往往打著微軟的旗號來做業務。
“這樣一來讓很多不法分子鉆了空子,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微軟是不是有義務對此進行規范呢?”李偉發出了自己的追問。
趙占領認為:“僅從公司的控制力角度而言,微軟想要全面規范代理公司的市場行為確實存在較大難度。”
“恐嚇營銷”由來已久
“以知識產權之名、行壟斷之實,這實際上是微軟獨特的恐嚇式反盜版營銷模式。”國內互聯網專家方興東曾公開撰文評論,“微軟起訴國企不是純粹的維權行動,而是殺雞儆猴,威懾企業。”
據稱,微軟在中國的收入80%來自反盜版。
資料顯示,早在1999年,微軟就起訴了北京亞都科技集團,理由是其通過盜版光碟擅自復制使用其軟件產品,討伐盜版的序幕就此拉開。
2009年,名噪一時的番茄花園版WindowsXP系統創始人被訴,一時間在業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微軟打擊盜版的聲勢更是一發沖天。
- 相關新聞:
- ·政府采購新華字典竟是盜版 涉案人已被拘留 2013.04.10
- ·微軟稱在中國反盜版20年收效甚微 下載占渠道來源43% 2013.03.27
- ·長春“掃黃打非”斬斷非法出版物的出版流通鏈條 2013.03.11
- ·3.15突擊:建筑工地旁查扣非法出版物 2013.03.1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