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泡塑料餐具解禁:經濟賬、環保賬,到底怎么算?
2013-04-01 09:29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1999年初,原國家經貿委頒布了《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要求禁產、禁用一次性發泡餐具,限期淘汰。這一法規在行內被稱為“6號令”或“禁白令”。今年2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第21號令,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有關條目進行局部調整,在淘汰類產品目錄中刪除了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回收難題如何解決?
專家認為廢棄發泡餐具可用作生產塑料日用品、建材等;有網友認為回收體系不完善,解禁只會更加混亂
發泡餐具不宜降解,埋在地下很多年也可能不會腐爛,對此楊惠娣表示,塑料產品都比較難降解,沒一定的水分、土壤等環境條件,很難降解。
唐賽珍說,最合理的方式是建立回收利用體系,從管理上著手,避免造成白色污染。廢棄發泡餐具經加工,可做塑料日用品、建材和涂料。“當前塑料回收再生技術已經很成熟。”唐賽珍說,加工設備的國產化,使設備價格從五六百萬元一臺下降到幾十萬元一臺。唐賽珍認為,國外的經驗證明,只要管理到位,回收利用發泡餐具可以節約資源。
但楊惠娣表示,發泡餐具回收利用也面臨一些問題。聚苯乙烯泡沫,質輕體大,回收運輸時需要壓縮,成本比較高。此外,一次性餐具品種較多,必須先分類,把能降解、不能降解的餐具分開,否則會影響回收再生產品的品質。
“資源回收是公益性工作,回收收益有限,需要政府予以政策支持。”楊惠娣說,上世紀90年代,上海曾經實施“3分錢工程”,即生產一個餐盒,交給政府3分錢。政府利用這筆資金補貼回收企業。不過,這項政策并沒有“全國一盤棋”,上海周邊地區的發泡餐盒廠家因成本優勢,擠占了當地市場。楊惠娣建議借鑒上海“3分錢工程”經驗,建立“全國一盤棋”的回收利用體系。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條目調整的說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解禁的原因包括“能降低原料消耗、節約石油資源,以及使用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等。但不少人認為,解禁不能只算“經濟賬”,“環保賬”更要算,在解決降解技術難題和建立完整回收體系之前,解禁會讓“白色污染”情況更嚴重。
怎么用才能放寬心?
發泡餐具須科學使用,不適合微波爐加熱,也不宜盛放高溫食品
有網友擔心,發泡餐具受熱后可能釋放出有害物質。董金獅認為,聚苯乙烯耐熱性差,不耐沸水。大于70攝氏度會發生形變,溫度過高會析出有害的低分子物質。他還稱,發泡后的聚苯乙烯餐具,密度變小,孔洞增大,很容易吸油。隨著高溫加熱,更多有害物質析出到食物中,被人食用,危害人體健康。
面對一次性發泡餐具的毒性問題爭議,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按國家相關標準進行了檢驗。實驗結果表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符合《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樹脂衛生標準》(GB9692—1988)和《食品包裝用聚苯乙烯成型品衛生標準》(GB9689—1988)。
- 相關新聞:
- ·廢紙質環保包裝在常實現產業化 2013.04.01
- ·嘉和頂新述利優比新技術 環保領先是亮點 2013.03.29
- ·環保風暴悄然開始 利好大型造紙企業 2013.03.27
- ·廢紙質環保包裝突破產能瓶頸 2013.03.2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