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美國新聞媒體靠發軟文贏利
2013-03-21 08:46 來源:新浪財經 責編:王岑
- 摘要:
- 皮尤研究中心本周剛剛發布了最新的美國新聞媒體狀況報告,內容涵蓋報業、雜志、廣播電視、有線電視和數字化媒體等平臺,涉及了媒體從業人數、廣告收入和受眾變化等各種數據,亮點頗多。
【CPP114】訊:皮尤研究中心本周剛剛發布了最新的美國新聞媒體狀況報告,內容涵蓋報業、雜志、廣播電視、有線電視和數字化媒體等平臺,涉及了媒體從業人數、廣告收入和受眾變化等各種數據,亮點頗多。
在近年來行業改革、傳統新聞編輯室不斷縮水的情況下,新聞的出品模式和盈利渠道已經出現拐點,而這些變化對整個新聞行業的社會功能的影響也將意義深遠。
報告顯示,與2000年相比,美國主要報業雇員到2012年時已經縮水30%,全職雇員則自1978年以來首次下降至4萬名以下;廣播電視和有線電視新聞中的體育、天氣、交通等內容比重正在增大,而對于新聞事實的報道時間則不斷萎縮,比如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深度報道內容就在過去5年內減少了一半,而三大有線新聞網的直播報道也減少了30%,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談話采訪類節目。
人手不足的新聞媒體采編新聞的能力也因此出現下滑,加之谷歌、Facebook等網絡媒介正吞食越來越多的廣告份額,為了拓展盈利能力,不少新聞媒體只能越來越頻繁地以“贊助商內容”的形式刊登企業公關起草的文章,非常類似人們常說的“軟文”。
皮尤報告指出,包括雜志《大西洋月刊》、《福布斯》和新聞網站BuzzFeed、Gawker等都已在刊登和新聞報道形式一樣的贊助商文章,而這一類“廣告”收入雖然目前規模較小(大概16億美元),但增速只比如日中天的視頻類稍遜一籌,連續兩年分別增長56.1%和38.9%。
以筆者經歷來看,這類“軟文”有時候還讓讀者很難分辨,比如和其他新聞文章發表在一起,且只在結尾或其他部位以小字號注釋為“贊助商內容”,對只看標題的讀者來說,可能會誤以為是該媒體記者所寫。而一些公關公司也時常在網絡上主動接觸記者,以一定價格要求記者將某個品牌寫入新聞報道之中——筆者就曾遇到此類公關公司,以招聘撰稿人為名,實質則為廣告推廣。
這種向記者兜售新聞內容的行為可能直接威脅到無償采訪這一行業道德以及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皮尤報告指出,有記者還收到企業公關部門的提議,稱如果按照他們的要求發布報道,就能獲得“旅游獎勵”。
該報告還援引統計數據稱,公關人員和記者的比例在1980年為1.2比1,而到了2008年則達到3.6比1,而這一比例在近年來可能已經進一步擴大。除此之外,還有機構甚至嘗試把記者“外包”,比如《財富》雜志就以收費的形式讓作者為企業提供原創內容,供企業自己宣傳之用。
因此,皮尤報告指出,雖然政治團體和企業向媒體灌輸消息并不新鮮,在隨著新聞媒體的萎縮,它們在人力、技術等資源上已經越來越無力分辨消息的真實、可靠性。包括美聯社這樣的大型通訊社也可能沒有仔細審核,直接發布公關公司提供的錯誤消息。
對此,報告表示,“對新聞機構來說,分辨什么是對公眾有價值的信息、什么是藏有特殊目的的新聞內容已經越來越復雜,而在行業經濟動蕩的情況下,這也變得越來越難。”
在近年來行業改革、傳統新聞編輯室不斷縮水的情況下,新聞的出品模式和盈利渠道已經出現拐點,而這些變化對整個新聞行業的社會功能的影響也將意義深遠。
報告顯示,與2000年相比,美國主要報業雇員到2012年時已經縮水30%,全職雇員則自1978年以來首次下降至4萬名以下;廣播電視和有線電視新聞中的體育、天氣、交通等內容比重正在增大,而對于新聞事實的報道時間則不斷萎縮,比如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深度報道內容就在過去5年內減少了一半,而三大有線新聞網的直播報道也減少了30%,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談話采訪類節目。
人手不足的新聞媒體采編新聞的能力也因此出現下滑,加之谷歌、Facebook等網絡媒介正吞食越來越多的廣告份額,為了拓展盈利能力,不少新聞媒體只能越來越頻繁地以“贊助商內容”的形式刊登企業公關起草的文章,非常類似人們常說的“軟文”。
皮尤報告指出,包括雜志《大西洋月刊》、《福布斯》和新聞網站BuzzFeed、Gawker等都已在刊登和新聞報道形式一樣的贊助商文章,而這一類“廣告”收入雖然目前規模較小(大概16億美元),但增速只比如日中天的視頻類稍遜一籌,連續兩年分別增長56.1%和38.9%。
以筆者經歷來看,這類“軟文”有時候還讓讀者很難分辨,比如和其他新聞文章發表在一起,且只在結尾或其他部位以小字號注釋為“贊助商內容”,對只看標題的讀者來說,可能會誤以為是該媒體記者所寫。而一些公關公司也時常在網絡上主動接觸記者,以一定價格要求記者將某個品牌寫入新聞報道之中——筆者就曾遇到此類公關公司,以招聘撰稿人為名,實質則為廣告推廣。
這種向記者兜售新聞內容的行為可能直接威脅到無償采訪這一行業道德以及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皮尤報告指出,有記者還收到企業公關部門的提議,稱如果按照他們的要求發布報道,就能獲得“旅游獎勵”。
該報告還援引統計數據稱,公關人員和記者的比例在1980年為1.2比1,而到了2008年則達到3.6比1,而這一比例在近年來可能已經進一步擴大。除此之外,還有機構甚至嘗試把記者“外包”,比如《財富》雜志就以收費的形式讓作者為企業提供原創內容,供企業自己宣傳之用。
因此,皮尤報告指出,雖然政治團體和企業向媒體灌輸消息并不新鮮,在隨著新聞媒體的萎縮,它們在人力、技術等資源上已經越來越無力分辨消息的真實、可靠性。包括美聯社這樣的大型通訊社也可能沒有仔細審核,直接發布公關公司提供的錯誤消息。
對此,報告表示,“對新聞機構來說,分辨什么是對公眾有價值的信息、什么是藏有特殊目的的新聞內容已經越來越復雜,而在行業經濟動蕩的情況下,這也變得越來越難。”
- 相關新聞:
- ·歐盟藥包盲文印刷需求催生新型打印機 2013.03.20
- ·印刷電子將是印刷業新增長機會 2013.03.20
- ·珍藏18年的“大將郵票” 竟是印刷紙 2013.03.20
- ·去年造紙印刷業凈利潤增速最快 2013.03.2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