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3D打印工業園將落戶武漢光谷
2012-12-13 13:15 來源:長江日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昨日,記者從東湖高新區獲悉,華中科技大學3D打印工業園將落戶光谷,規劃首期用地500畝,建設技術轉移中心、孵化器。華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說,“今天被漲租子的趕出來,明天去借別人的場地”的日子即將結束。
【CPP114】訊:開動一臺“打印機”,點一下鼠標,幾個小時后,服飾、零部件甚至是牙齒就被“打印”出來,這種童話般的現實馬上出現在武漢。
昨日,記者從東湖高新區獲悉,華中科技大學3D打印工業園將落戶光谷,規劃首期用地500畝,建設技術轉移中心、孵化器。華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說,“今天被漲租子的趕出來,明天去借別人的場地”的日子即將結束。
有科研場所,缺生產空間
華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透露,“我們正在光谷選址,準備建一個大型快速制造中心,集打印設備制造、產品加工服務和材料制造于一體”,適應市場需求。
1994年,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立體打印機”在漢誕生。次年,該中心成立武漢濱湖機電公司,轉化3D打印技術,2000年至今共賣出200多臺3D打印設備,單價在100萬左右,提供了上萬次“打印”服務,每年銷售額增長約為15%。
產業化的步子本來可以邁得更大。史玉升很頭疼,作為一家校辦企業,武漢濱湖有科研場所,缺生產空間。“天天在外面‘打游擊’,今天被漲租子的趕出來,明天去借一下別人的場地,非常艱難”。
產能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術推廣。加工服務沒有主動去做,連生產的3D打印材料也只能滿足自用。史玉升笑談,很多客戶都是“守”來的“兔子”。
他琢磨,“該找個穩定的生產基地了”。聞訊而來的各地招商人員陸續來訪,“幾乎每天都能接到‘聊天’電話,要求隨便提,股權、地價都好談”。
光谷應答:源于此,產于此
源于此,產于此。東湖高新區一位負責人說,“花開”武漢,更要“結果”武漢。
作為項目的研發地,光谷沒有將家門口的“花”拱手讓人,短短幾個月,就挑出了4個合適地塊待選。
東湖高新區負責人和相關團隊,陪著史玉升考察選址。每一個候選地內,哪怕是一位普通員工都熟知3D打印技術,“這項技術非常有前景,我們希望盡快引進項目”。
史玉升也傾向于本地落戶。“我們在這里的科研實力雄厚,有多年的人才積淀,離開就如同‘無水之魚’。而武漢作為中部的中心城市,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此前,他也曾猶豫過,“若在武漢難以‘長大’,我有可能去珠三角或長三角發展”。
“說個得罪人的話,學校很多老師不愿意和本地企業打交道,誠信度不夠,發展理念有差距”。史玉升說,一部分本地企業過分看重眼前利益,坐下就問有什么好技術,希望能馬上轉化。其實,優秀成果沒等“成熟”,早就被人搶走了。
沿海企業有所不同,更看重研發項目的人。他們早早與研發團隊合作,失敗不要緊,一旦成功就要優先給這家企業產業化。“我們學校好幾個重點項目就這樣被外地企業挖走”。
史玉升能理解本地企業的做法,“實力不足,創新投入也會少一些。但是,就怕形成惡性循環:現在的創新投入少,將來的實力恐怕更不濟,與沿海企業的差距更大”。
昨日,記者從東湖高新區獲悉,華中科技大學3D打印工業園將落戶光谷,規劃首期用地500畝,建設技術轉移中心、孵化器。華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說,“今天被漲租子的趕出來,明天去借別人的場地”的日子即將結束。
有科研場所,缺生產空間
華中科大快速制造中心主任史玉升教授透露,“我們正在光谷選址,準備建一個大型快速制造中心,集打印設備制造、產品加工服務和材料制造于一體”,適應市場需求。
1994年,我國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立體打印機”在漢誕生。次年,該中心成立武漢濱湖機電公司,轉化3D打印技術,2000年至今共賣出200多臺3D打印設備,單價在100萬左右,提供了上萬次“打印”服務,每年銷售額增長約為15%。
產業化的步子本來可以邁得更大。史玉升很頭疼,作為一家校辦企業,武漢濱湖有科研場所,缺生產空間。“天天在外面‘打游擊’,今天被漲租子的趕出來,明天去借一下別人的場地,非常艱難”。
產能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技術推廣。加工服務沒有主動去做,連生產的3D打印材料也只能滿足自用。史玉升笑談,很多客戶都是“守”來的“兔子”。
他琢磨,“該找個穩定的生產基地了”。聞訊而來的各地招商人員陸續來訪,“幾乎每天都能接到‘聊天’電話,要求隨便提,股權、地價都好談”。
光谷應答:源于此,產于此
源于此,產于此。東湖高新區一位負責人說,“花開”武漢,更要“結果”武漢。
作為項目的研發地,光谷沒有將家門口的“花”拱手讓人,短短幾個月,就挑出了4個合適地塊待選。
東湖高新區負責人和相關團隊,陪著史玉升考察選址。每一個候選地內,哪怕是一位普通員工都熟知3D打印技術,“這項技術非常有前景,我們希望盡快引進項目”。
史玉升也傾向于本地落戶。“我們在這里的科研實力雄厚,有多年的人才積淀,離開就如同‘無水之魚’。而武漢作為中部的中心城市,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此前,他也曾猶豫過,“若在武漢難以‘長大’,我有可能去珠三角或長三角發展”。
“說個得罪人的話,學校很多老師不愿意和本地企業打交道,誠信度不夠,發展理念有差距”。史玉升說,一部分本地企業過分看重眼前利益,坐下就問有什么好技術,希望能馬上轉化。其實,優秀成果沒等“成熟”,早就被人搶走了。
沿海企業有所不同,更看重研發項目的人。他們早早與研發團隊合作,失敗不要緊,一旦成功就要優先給這家企業產業化。“我們學校好幾個重點項目就這樣被外地企業挖走”。
史玉升能理解本地企業的做法,“實力不足,創新投入也會少一些。但是,就怕形成惡性循環:現在的創新投入少,將來的實力恐怕更不濟,與沿海企業的差距更大”。
- 相關新聞:
- ·我國萬元3D打印機明年面市 旨在面向終端用戶 2012.12.13
- ·亞洲制造業論壇熱議3D打印帶給制造業的變革 2012.12.12
- ·制造未來 3D打印領域值得關注的十大趨勢 2012.12.1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