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博現象淺論新傳播方式
2012-11-28 10:01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責編:陳培
- 摘要:
- 微博之所以在短時間內產生并以迅猛之勢得以發展,一方面,源自受眾主動參與新聞傳播的需求和愿望;另一方面,個人傳播工具的普及和網絡的勃興,為大眾提供和發布新聞給予了技術上的支持。目前,微博的發展和影響推動了新的新聞傳播方式的誕生。
【CPP114】訊:微博之所以在短時間內產生并以迅猛之勢得以發展,一方面,源自受眾主動參與新聞傳播的需求和愿望;另一方面,個人傳播工具的普及和網絡的勃興,為大眾提供和發布新聞給予了技術上的支持。目前,微博的發展和影響推動了新的新聞傳播方式的誕生。
微博時代的“大眾傳播”
微博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形態,既不同于傳統的線性傳播,又不同于即時通訊和手機的點對點傳播,也不同于BBS等網絡媒體的網狀傳播,它是一種裂變式傳播,微博轉發可以將信息轉發給更多的用戶,也增強了互動性。
在微博用戶中,用戶的身份并非像扮演傳統媒體的“受眾”,每個人都是集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接受者為一體的,傳播的主體客體的區分,不再那么明顯。微博充分體現了Web2.0信息聚合與共享的原則,每個用戶都成為了微博客信息傳播的驅動者,推動信息傳播個性化。
由于具備龐大的社交網和海量的新聞線索,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博獲取信息,很多傳統媒體也開通了微博賬號,用以發布信息和獲取更多的動態信息。還有一些報紙把有價值的信息整理加工后在微博上發布。微博與傳統媒體融合,能夠形成強大的媒體聚合效應,并逐漸改變傳統媒體的新聞采寫傳播方式,在媒體的微博里和公眾更加接近,形成黏性互動。
微博對傳播渠道的拓寬意義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和受眾參與意識的加強,微博的發展也漸入佳境,從某種程度上大大拓寬了新傳播渠道的發展和成熟。目前,各大門戶網站都在加大對微博的投入以吸引更多用戶,微博用戶量的不斷增加,客觀上使信息源更加廣泛。
通過新聞微博這個中介,可以建立起傳媒與國家、社會和公共領域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維系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比如,兩會期間,很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過微博發表提案與網民溝通。其中很多提案都是大眾關心的問題。合理化的意見建議通過微博集納,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參政議政水平。
微博不只關注公民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還關注到日常的生活細節。例如:發布最新天氣資訊,及時預報異常變化,24小時即時更新。微博天氣預報擺脫了定時播出的限制,更好地幫助人們了解天氣信息。微博的流行還推動了一批熱詞的產生、傳播,比如給力等,這些新詞的產生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第22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網民規模的逐漸擴大,網民的學歷結構正逐漸向中國總人口的學歷結構趨近,網絡傳播的大眾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網民參加新聞傳播活動,在其中扮演重要的參與角色,對事件的進程發揮作用,提升了對復雜信息的甄別的判斷能力。公民網絡文化素質對策提升有利于構建和諧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
微博信息傳播中的 問題與應對
新聞微博凸顯其傳播優勢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我國微博客戶年輕化特征明顯,20歲~30歲之間的年輕人占到總體用戶的52.6%,遠高出在這一年齡段的全國網民比例,其中學生和職場人士這兩大群體是主力用戶。他們在心智上還不夠成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比較弱。從信息傳播的深度和影響力來看,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報道內容更加詳細,報道深度更加深刻。新聞微博雖然在很多新聞事件報道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時候停留在“信息源”的基礎上。傳統媒體的跟進報道,依舊起著決定性作用。
微博客用戶數量龐大,信息量巨大,較低的使用門檻,激發了人們的表達欲望。少數缺乏自律的網民,加之缺乏有效的信息監管體制,造成一些虛假信息的流傳。重大事件發生時,一些別有用心者以微博為平臺,刻意夸大,甚至捏造虛假消息,混淆視聽。這些不真實、不健康的消息嚴重影響了互聯網環境,也對遏制虛假信息傳播形成又一挑戰。
微博的蓬勃發展也使得社會輿論產生的誘因更多,復雜性和不可預知性更強。一條有誘惑力的微博發布出去,通過幾何式的裂變傳播,很可能產生不良的輿論導向。
諸多顯露出來的問題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去不斷地改善。尤其應該:
加強法律規范。微博要健康發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約束。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促進新傳播方式的健康發展。
提高網民素質,培養微博意見領袖。由于微博中“把關人”意識的淡化,很多言行缺少有效的監督,用戶量龐大,素質參差不齊,發表的微博內容隨意性強,缺乏統一的管理。這就需要積極挖掘、培養一批較高素質的微博意見領袖,引導微博輿論,增強主流輿論的影響力,關鍵問題和重點事件上要突出黨和政府的權威性。
加強技術管理和信息管理。微博依靠網絡為傳播的平臺,網絡傳播的種種缺陷也會在微博傳播過程中體現。所以加強技術管理和信息管理十分必要。如利用過濾軟件,記錄軟件和對敏感詞匯的屏蔽,篩查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加強審查力度,爭取最大限度把不良信息扼殺在初始狀態。
加強和主流媒體的合作。目前,微博用戶量每個月都有大量的增加,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從發布信息的權威性和可靠性上,微博影響力與傳統主流媒體相比仍相去甚遠。因此,加強微博和傳統主流媒體的合作,可以增強微博自身的影響力。主流媒體,可以通過微博網站,不斷擴大和延伸輻射力和影響力。雙方合作是雙贏的結果。
微博時代的“大眾傳播”
微博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形態,既不同于傳統的線性傳播,又不同于即時通訊和手機的點對點傳播,也不同于BBS等網絡媒體的網狀傳播,它是一種裂變式傳播,微博轉發可以將信息轉發給更多的用戶,也增強了互動性。
在微博用戶中,用戶的身份并非像扮演傳統媒體的“受眾”,每個人都是集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接受者為一體的,傳播的主體客體的區分,不再那么明顯。微博充分體現了Web2.0信息聚合與共享的原則,每個用戶都成為了微博客信息傳播的驅動者,推動信息傳播個性化。
由于具備龐大的社交網和海量的新聞線索,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博獲取信息,很多傳統媒體也開通了微博賬號,用以發布信息和獲取更多的動態信息。還有一些報紙把有價值的信息整理加工后在微博上發布。微博與傳統媒體融合,能夠形成強大的媒體聚合效應,并逐漸改變傳統媒體的新聞采寫傳播方式,在媒體的微博里和公眾更加接近,形成黏性互動。
微博對傳播渠道的拓寬意義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成熟和受眾參與意識的加強,微博的發展也漸入佳境,從某種程度上大大拓寬了新傳播渠道的發展和成熟。目前,各大門戶網站都在加大對微博的投入以吸引更多用戶,微博用戶量的不斷增加,客觀上使信息源更加廣泛。
通過新聞微博這個中介,可以建立起傳媒與國家、社會和公共領域之間的良性互動,從而維系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比如,兩會期間,很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過微博發表提案與網民溝通。其中很多提案都是大眾關心的問題。合理化的意見建議通過微博集納,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參政議政水平。
微博不只關注公民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還關注到日常的生活細節。例如:發布最新天氣資訊,及時預報異常變化,24小時即時更新。微博天氣預報擺脫了定時播出的限制,更好地幫助人們了解天氣信息。微博的流行還推動了一批熱詞的產生、傳播,比如給力等,這些新詞的產生都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第22次CNNIC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網民規模的逐漸擴大,網民的學歷結構正逐漸向中國總人口的學歷結構趨近,網絡傳播的大眾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網民參加新聞傳播活動,在其中扮演重要的參與角色,對事件的進程發揮作用,提升了對復雜信息的甄別的判斷能力。公民網絡文化素質對策提升有利于構建和諧文明的網絡文化環境。
微博信息傳播中的 問題與應對
新聞微博凸顯其傳播優勢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我國微博客戶年輕化特征明顯,20歲~30歲之間的年輕人占到總體用戶的52.6%,遠高出在這一年齡段的全國網民比例,其中學生和職場人士這兩大群體是主力用戶。他們在心智上還不夠成熟,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比較弱。從信息傳播的深度和影響力來看,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報道內容更加詳細,報道深度更加深刻。新聞微博雖然在很多新聞事件報道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很多時候停留在“信息源”的基礎上。傳統媒體的跟進報道,依舊起著決定性作用。
微博客用戶數量龐大,信息量巨大,較低的使用門檻,激發了人們的表達欲望。少數缺乏自律的網民,加之缺乏有效的信息監管體制,造成一些虛假信息的流傳。重大事件發生時,一些別有用心者以微博為平臺,刻意夸大,甚至捏造虛假消息,混淆視聽。這些不真實、不健康的消息嚴重影響了互聯網環境,也對遏制虛假信息傳播形成又一挑戰。
微博的蓬勃發展也使得社會輿論產生的誘因更多,復雜性和不可預知性更強。一條有誘惑力的微博發布出去,通過幾何式的裂變傳播,很可能產生不良的輿論導向。
諸多顯露出來的問題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去不斷地改善。尤其應該:
加強法律規范。微博要健康發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的約束。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促進新傳播方式的健康發展。
提高網民素質,培養微博意見領袖。由于微博中“把關人”意識的淡化,很多言行缺少有效的監督,用戶量龐大,素質參差不齊,發表的微博內容隨意性強,缺乏統一的管理。這就需要積極挖掘、培養一批較高素質的微博意見領袖,引導微博輿論,增強主流輿論的影響力,關鍵問題和重點事件上要突出黨和政府的權威性。
加強技術管理和信息管理。微博依靠網絡為傳播的平臺,網絡傳播的種種缺陷也會在微博傳播過程中體現。所以加強技術管理和信息管理十分必要。如利用過濾軟件,記錄軟件和對敏感詞匯的屏蔽,篩查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加強審查力度,爭取最大限度把不良信息扼殺在初始狀態。
加強和主流媒體的合作。目前,微博用戶量每個月都有大量的增加,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從發布信息的權威性和可靠性上,微博影響力與傳統主流媒體相比仍相去甚遠。因此,加強微博和傳統主流媒體的合作,可以增強微博自身的影響力。主流媒體,可以通過微博網站,不斷擴大和延伸輻射力和影響力。雙方合作是雙贏的結果。
- 相關新聞:
- ·富士膠片獲最具影響企業微博公益事件獎 2012.11.28
- ·新聞集團有意收購CBS旗下西蒙&舒斯特出版社 2012.11.22
- ·新浪高層確認微博業務調整 否認阿里戰略投資 2012.11.22
- ·傳統報業還有多大生存空間? 2012.11.16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