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按需出版印刷瓶頸 版權之后才是模式
2012-09-27 17:27 來源:cpp114 文/江佳 責編:江佳
- 摘要:
- 隨著IT技術及數碼印刷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出版方式應運而生——按需出版印刷。按需出版印刷可大大降低出版社庫存風險,實現先銷售、后印刷的綠色出版模式,但印刷成本過高、盈利模式不明、裝訂效果單一、版權保護缺位是當下中國按需出版普遍認同的發展瓶頸。
【CPP114】訊:隨著IT技術及數碼印刷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出版方式應運而生——按需出版印刷。數碼印刷一本起印的特質,打破傳統印刷出版規;挠迪拗疲箓性化、零庫存的按需出版印刷成為可能。按需出版印刷使實物性的圖書庫存轉變為數字庫存,減少了傳統出版業中的組多中間環節,在滿足當下日漸興盛的小批量、個性化出版印刷需求的同時,對解決需求量較小的學術專著、專業教材和絕版書等印刷問題也能起到重要作用。
美國是應用按需出版技術最廣泛的國家之一。美國書目信息服務商鮑克公司(Bowker)發布的美國紙質圖書出版2010年度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非傳統類圖書2010年的出版品種數量為277.626萬種,比2009年的103.3065萬種增加了169%。,這些圖書主要為按需出版圖書。
按需出版印刷可大大降低出版社庫存風險,實現先銷售、后印刷的綠色出版模式,因此,國內出版業對其也懷抱著極高的期待。同時,作為數字印刷增長潛力巨大的一個領域,按需出版印刷也被國內印刷行業廣泛關注和熱議。但時至今日,中國按需出版印刷的發展依然觀望有余而行動不足,正如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長安先生在9月26日的首屆中國按需出版論壇商所言:“中國按需出版目前還只是模式的探索。”
印刷成本過高、盈利模式不明、裝訂效果單一、版權保護缺位是當下中國按需出版普遍認同的發展瓶頸。而不少人認為盈利模式不明,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障礙。
但筆者認為,盈利模式,主要是資金的投入與利潤的再分配問題,這是一個出版商“愿不愿意去做”的問題。而在此之前,明確印刷出版內容知識產權問題,符合當下出版制度,使出版物“出身合法”,則是決定出版商“可不可以去做”的先決問題。
談及版權保護,就不得不提到當前我國圖書出版發行的審核制,相較于國外的登記制,我國的審核制,出版社要出版圖書,需先向出版審核機關提交出版選題,得到選題、內容審核認可后,才能拿到書號,進行正式出版。而按需出版如只是印制幾十本甚至幾本,很難通過立項并拿到書號。
書號即ISBN,最直觀的就是書的封底的條型碼和那一串數字。是由新聞出版總署分配給各個出版社的。國內的書號還在書的第二頁(一般在扉頁的反面)還配有CIP數據,該頁也稱為版權頁。這二者是在國內出版圖書不可缺少的兩個必要數據。如果沒有,就成了內部資料,內部資料是不允許定價的,也不允許銷售。
雖然國內對書號數量不再加以限制,但審核畢竟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本起印”的按需出版,每種圖書印數雖少,但品種卻可能成千上萬,這無疑給審查機構帶來很大的難題。就當下越來越旺盛的個人出書需求而言,個人要想出書,就必須辦理一次性準印許可證或申請書號,費用高昂且程序復雜。成本上升加之耗時較長,這使得很多個人出書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按需出版的發展。
網絡時代,版權保護一直是難解之癥,侵權行為可謂比比皆是。版權好比作品的“出生證明”,按需出版,首先必須確認內容“身家清白”,才能合法合情地進行。
美國是應用按需出版技術最廣泛的國家之一。美國書目信息服務商鮑克公司(Bowker)發布的美國紙質圖書出版2010年度報告顯示,2010年美國非傳統類圖書2010年的出版品種數量為277.626萬種,比2009年的103.3065萬種增加了169%。,這些圖書主要為按需出版圖書。
按需出版印刷可大大降低出版社庫存風險,實現先銷售、后印刷的綠色出版模式,因此,國內出版業對其也懷抱著極高的期待。同時,作為數字印刷增長潛力巨大的一個領域,按需出版印刷也被國內印刷行業廣泛關注和熱議。但時至今日,中國按需出版印刷的發展依然觀望有余而行動不足,正如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陸長安先生在9月26日的首屆中國按需出版論壇商所言:“中國按需出版目前還只是模式的探索。”
印刷成本過高、盈利模式不明、裝訂效果單一、版權保護缺位是當下中國按需出版普遍認同的發展瓶頸。而不少人認為盈利模式不明,是其中最為重要的障礙。
但筆者認為,盈利模式,主要是資金的投入與利潤的再分配問題,這是一個出版商“愿不愿意去做”的問題。而在此之前,明確印刷出版內容知識產權問題,符合當下出版制度,使出版物“出身合法”,則是決定出版商“可不可以去做”的先決問題。
談及版權保護,就不得不提到當前我國圖書出版發行的審核制,相較于國外的登記制,我國的審核制,出版社要出版圖書,需先向出版審核機關提交出版選題,得到選題、內容審核認可后,才能拿到書號,進行正式出版。而按需出版如只是印制幾十本甚至幾本,很難通過立項并拿到書號。
書號即ISBN,最直觀的就是書的封底的條型碼和那一串數字。是由新聞出版總署分配給各個出版社的。國內的書號還在書的第二頁(一般在扉頁的反面)還配有CIP數據,該頁也稱為版權頁。這二者是在國內出版圖書不可缺少的兩個必要數據。如果沒有,就成了內部資料,內部資料是不允許定價的,也不允許銷售。
雖然國內對書號數量不再加以限制,但審核畢竟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本起印”的按需出版,每種圖書印數雖少,但品種卻可能成千上萬,這無疑給審查機構帶來很大的難題。就當下越來越旺盛的個人出書需求而言,個人要想出書,就必須辦理一次性準印許可證或申請書號,費用高昂且程序復雜。成本上升加之耗時較長,這使得很多個人出書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按需出版的發展。
網絡時代,版權保護一直是難解之癥,侵權行為可謂比比皆是。版權好比作品的“出生證明”,按需出版,首先必須確認內容“身家清白”,才能合法合情地進行。
版權聲明:本文系cpp114獨家稿件,版權為cpp114所有。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中華印刷包裝網)及作者,違者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新聞:
- ·傳統印刷出版社應下好內容這盤棋 2012.09.05
- ·數字時代:按需印刷前景看好 2012.08.29
- ·數字出版3年或超越傳統出版 中國須趕上 2012.08.2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