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閱讀之殤:花樣多原創名著少 價格不親民
2012-06-27 10:52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與傳統的紙質出版物相比,數字化電子出版物具有存儲量大、檢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優點。但是,電子書不應單純是紙質書的TXT或者PDF形式,應該在形式上有其特殊之處。比如圖文并茂、流暢的配樂、以及海量搜索等,目前電子圖書并沒有真正顯示出自己的優勢,這還是源于技術的缺失。
筆者進入諸如晉江文學城、書香門第等網絡原創小說的網站看到,網絡作品的種類大都是一些玄幻奇幻、武俠仙俠、言情都市等,諸如《娶個女鬼當新娘》、《穿越朱門嫡妻》這一類小說,而它們的閱讀人群也多半是一些酷愛非主流的年輕人。走進京東電子書刊城,筆者注意到電子書暢銷榜前三名的分別是《2012中國自助游》、《寫給上班族的理財書》、《人脈是設計出來的(實戰篇)》,而文學名著卻少人問津。
電子化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但運用它的人卻不知不覺被電子書感染。電子書的種類繁多,但大部分是一些消閑之作,或網絡寫手的原創,或一些不算知名的作家在網絡上一展身手。當然也有一些紙質作品為了擴大其影響力,獲取青少年的青睞而更新形式。
近日,網易在對500萬用戶進行客觀分析后發布的《2012中國人移動閱讀報告》數據顯示:看起來埋頭于手機的人最集中的地點——地鐵,其實并非移動閱讀的最主要空間。雖然電子閱讀為移動性人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吳蓉認為在交通工具上看電子書“很容易頭暈”,所以她一般都是宅在床上閱讀。
閱讀體驗無法替代內容才是王道
曾經,封套裝幀、紙張觸感、油墨香氣,甚至反復閱讀后留下的折痕印跡都被視作紙質書和閱讀最迷人的地方,但是一本好的電子書能帶來怎樣的閱讀享受卻鮮有讀者能說得清楚、感受得到,正如網友“檀香雨”所言,紙質書給人“色、香、味”俱全的感覺,盡管電子書做得越來越接近紙質書,但這種體驗,電子書尚無法替代。
不可否認,紙質媒體在快節奏生活的擠壓下,漸漸失去了獨霸天下的優勢。尤其是對于一些長篇的“大部頭”作品來說,電子閱讀的移動性,正彌補了紙質媒體厚重的缺點。然而對于熱愛閱讀的人來說,電子閱讀也不是那么盡善盡美的。多元化的社會具備多元化的需求,妄說電子媒體將取代紙質媒體,那是不切合實際的,至少不是現在。
雖然在當下,形式的作用很大,尤其對于年輕人來說。但是,《紅樓夢》流傳至今,并不是因為它的形式,而是其博大精深,經久不衰的內容吸引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內容為王仍舊是現在的主流趨勢。伴隨著電視長大的一代也漸漸成為社會的新發展力量,看書的習慣也被看電視的習慣消解殆盡。面對電子化的沖擊,紙質媒體也應該尋找屬于自己的路子,在堅守內容的同時,注重形式的創新,從而吸引下一代年輕讀者,培養其讀書的興趣。
一位在大學任教的老先生說,如今很多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十分零亂,難成體系,究其原因,都是電子閱讀惹的禍。網絡的信息是爆炸式的,各種有聲有色的信息不停地對你狂轟,今天拾了一大筐,明天又丟掉一大籃,最終的結果是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知識視野十分狹窄。這樣的閱讀省略了一個思考的過程,也丟棄了一種嚴謹的治學方法,失去了這種根基,又何談創新能力呢。對于閱讀這件事兒,韓寒也曾倡導,不應強調淺嘗輒止,而要強調慢速地縱深地閱讀。
電子化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但運用它的人卻不知不覺被電子書感染。電子書的種類繁多,但大部分是一些消閑之作,或網絡寫手的原創,或一些不算知名的作家在網絡上一展身手。當然也有一些紙質作品為了擴大其影響力,獲取青少年的青睞而更新形式。
近日,網易在對500萬用戶進行客觀分析后發布的《2012中國人移動閱讀報告》數據顯示:看起來埋頭于手機的人最集中的地點——地鐵,其實并非移動閱讀的最主要空間。雖然電子閱讀為移動性人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吳蓉認為在交通工具上看電子書“很容易頭暈”,所以她一般都是宅在床上閱讀。
閱讀體驗無法替代內容才是王道
曾經,封套裝幀、紙張觸感、油墨香氣,甚至反復閱讀后留下的折痕印跡都被視作紙質書和閱讀最迷人的地方,但是一本好的電子書能帶來怎樣的閱讀享受卻鮮有讀者能說得清楚、感受得到,正如網友“檀香雨”所言,紙質書給人“色、香、味”俱全的感覺,盡管電子書做得越來越接近紙質書,但這種體驗,電子書尚無法替代。
不可否認,紙質媒體在快節奏生活的擠壓下,漸漸失去了獨霸天下的優勢。尤其是對于一些長篇的“大部頭”作品來說,電子閱讀的移動性,正彌補了紙質媒體厚重的缺點。然而對于熱愛閱讀的人來說,電子閱讀也不是那么盡善盡美的。多元化的社會具備多元化的需求,妄說電子媒體將取代紙質媒體,那是不切合實際的,至少不是現在。
雖然在當下,形式的作用很大,尤其對于年輕人來說。但是,《紅樓夢》流傳至今,并不是因為它的形式,而是其博大精深,經久不衰的內容吸引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內容為王仍舊是現在的主流趨勢。伴隨著電視長大的一代也漸漸成為社會的新發展力量,看書的習慣也被看電視的習慣消解殆盡。面對電子化的沖擊,紙質媒體也應該尋找屬于自己的路子,在堅守內容的同時,注重形式的創新,從而吸引下一代年輕讀者,培養其讀書的興趣。
一位在大學任教的老先生說,如今很多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十分零亂,難成體系,究其原因,都是電子閱讀惹的禍。網絡的信息是爆炸式的,各種有聲有色的信息不停地對你狂轟,今天拾了一大筐,明天又丟掉一大籃,最終的結果是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知識視野十分狹窄。這樣的閱讀省略了一個思考的過程,也丟棄了一種嚴謹的治學方法,失去了這種根基,又何談創新能力呢。對于閱讀這件事兒,韓寒也曾倡導,不應強調淺嘗輒止,而要強調慢速地縱深地閱讀。
- 相關新聞:
- ·紙質書真的會消失嗎? 依然是大多數人的閱讀偏好 2012.06.27
- ·數字閱讀要取得長足發需內容與載體并重 2012.06.18
- ·未來圖書數字化 群雄逐鹿“云閱讀” 2012.06.15
- ·紙質精裝本:電子閱讀時代的華麗生存 2012.06.1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