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管理與印刷生產優化
2012-04-18 10:09 來源:必勝 責編:王岑
- 摘要:
- 印刷生產的優化包括:設備狀態優化與生產過程優化。設備狀態優化指的是通過調整印刷生產中各設備以及與設備相配合的各種環境、材料因素的設置,使設備運行在穩定的、最優的狀態,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率。
【CPP114】訊:印刷色彩管理與印刷生產優化
印刷生產的優化包括:設備狀態優化與生產過程優化。設備狀態優化指的是通過調整印刷生產中各設備以及與設備相配合的各種環境、材料因素的設置,使設備運行在穩定的、最優的狀態,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率。生產過程優化是指最大程度的減少及自動化印刷生產工藝環節,從色彩控制角度它涉及印前與印刷過程。圖2為生產優化后的印刷色彩管理流程。
1.設備狀態優化
設備狀態優化是印刷環境、印刷材料及各硬件設備的協調與統一,主要包括印刷機的優化與印前設備的優化。印前設備的優化對象包括掃描儀、計算機、顯示器、激光照排機、CTP與數碼打樣機等。優化方法是通過數據化與規范化來穩定印刷工藝參數,具體如下:
1)印刷環境的規范化與標準化
印刷環境主要指印前與印刷車間的溫濕度、照明條件等,印刷環境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應以國家或國際印刷行業標準為依據。車間的溫度與相對濕度應保持在最佳的狀態,以使靜電降至最少,膠片、印版和設備上的灰塵、紙毛等污染物降至最少,保持紙張的穩定性,盡可能減少潤版液、印版、油墨的問題。照明條件的規范化需建立標準的觀察環境,如車間的墻壁保持中性灰,使用D65或D50標準光源與燈箱,以保證圖像原稿及印刷樣張觀察的穩定性與一致性。
2)印刷材料的規范化
印刷材料的規范化包括材料選購、材料測試及性能數據檔案建立的規范化,最好能執行相關質量標準(如ISO9002標準體系)。印刷企業應制定材料選擇與購買的標準,并對原材料進行檢驗與測試,確定材料的性能、材料之間的匹配性以及材料與設備的兼容性,并建立材料數據檔案,做到印刷材料的規范化管理。印刷材料主要有:油墨、印版、橡皮布、輥子、紙張和潤版液等。
3)顯示器的校準與規范化
印前環境中對顯示器的要求較高,顯示器的呈色特性受照明環境、顯示器亮度等多種因素影響。顯示器最理想的照明環境要求窗戶遮上厚重的暗色窗簾,以避免外界光源的干擾,阻止環境光對人眼色彩感覺的影響。此外,顯示器在使用前自身也需要校準,雖然顯示器在出廠時通過了廠家的調試與校準,但沒有兩臺顯示器是一模一樣的,而且,顯示器的顏色再現性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可用屏幕校正儀對顯示器進行校正,校正的項目主要有亮度、反差、Gamma值、熒光劑類型等。
4)掃描儀的校準與規范化
多數掃描儀在啟動時會自我校準,具有自動校準功能的掃描儀會以一個內置參考物為準進行自檢。對于沒有自動校準功能的掃描儀,必須對它進行校準。掃描儀一般可使用IT8色標進行校準。
5)軟片輸出工序的規范化
軟片輸出工序的規范化是為了確保軟片輸出的質量。優化工作應從印刷機開始,然后回到印前系統及分色。印刷機優化須對印刷機的各部件進行標準設置,知道印刷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對印刷材料的質量與兼容性進行評估,最終確定印刷機的最優工作狀態,并穩定這種狀態。
包括軟片的選擇、軟片性能的測試、顯影液溫度與濃度的控制及軟片輸出數據檔案的建立等。軟片輸出的質量主要有兩個因素:軟片密度及軟片記錄網點的線性化控制。軟片密度一般要求最低密度值不大于0.07,最高密度不低于3.5。網點的線性化功能在RIP中可以設置,目的是要確保網點能正確的記錄在軟片上。
6)傳統曬版工序的規范化
傳統曬版工序的規范化,體現的是以印刷為重心的制版理念,高質量、高效率規范的曬版對提高整個印刷生產效率有很大的貢獻。曬版工序規范化包括:保持曬版車間干凈無塵、濕度符合要求、確保曬版機性能穩定、掌握正確的曝光與顯影時間、善用各種檢測工具。
印刷生產的優化包括:設備狀態優化與生產過程優化。設備狀態優化指的是通過調整印刷生產中各設備以及與設備相配合的各種環境、材料因素的設置,使設備運行在穩定的、最優的狀態,充分發揮設備的效率。生產過程優化是指最大程度的減少及自動化印刷生產工藝環節,從色彩控制角度它涉及印前與印刷過程。圖2為生產優化后的印刷色彩管理流程。
1.設備狀態優化
設備狀態優化是印刷環境、印刷材料及各硬件設備的協調與統一,主要包括印刷機的優化與印前設備的優化。印前設備的優化對象包括掃描儀、計算機、顯示器、激光照排機、CTP與數碼打樣機等。優化方法是通過數據化與規范化來穩定印刷工藝參數,具體如下:
1)印刷環境的規范化與標準化
印刷環境主要指印前與印刷車間的溫濕度、照明條件等,印刷環境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應以國家或國際印刷行業標準為依據。車間的溫度與相對濕度應保持在最佳的狀態,以使靜電降至最少,膠片、印版和設備上的灰塵、紙毛等污染物降至最少,保持紙張的穩定性,盡可能減少潤版液、印版、油墨的問題。照明條件的規范化需建立標準的觀察環境,如車間的墻壁保持中性灰,使用D65或D50標準光源與燈箱,以保證圖像原稿及印刷樣張觀察的穩定性與一致性。
2)印刷材料的規范化
印刷材料的規范化包括材料選購、材料測試及性能數據檔案建立的規范化,最好能執行相關質量標準(如ISO9002標準體系)。印刷企業應制定材料選擇與購買的標準,并對原材料進行檢驗與測試,確定材料的性能、材料之間的匹配性以及材料與設備的兼容性,并建立材料數據檔案,做到印刷材料的規范化管理。印刷材料主要有:油墨、印版、橡皮布、輥子、紙張和潤版液等。
3)顯示器的校準與規范化
印前環境中對顯示器的要求較高,顯示器的呈色特性受照明環境、顯示器亮度等多種因素影響。顯示器最理想的照明環境要求窗戶遮上厚重的暗色窗簾,以避免外界光源的干擾,阻止環境光對人眼色彩感覺的影響。此外,顯示器在使用前自身也需要校準,雖然顯示器在出廠時通過了廠家的調試與校準,但沒有兩臺顯示器是一模一樣的,而且,顯示器的顏色再現性能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可用屏幕校正儀對顯示器進行校正,校正的項目主要有亮度、反差、Gamma值、熒光劑類型等。
4)掃描儀的校準與規范化
多數掃描儀在啟動時會自我校準,具有自動校準功能的掃描儀會以一個內置參考物為準進行自檢。對于沒有自動校準功能的掃描儀,必須對它進行校準。掃描儀一般可使用IT8色標進行校準。
5)軟片輸出工序的規范化
軟片輸出工序的規范化是為了確保軟片輸出的質量。優化工作應從印刷機開始,然后回到印前系統及分色。印刷機優化須對印刷機的各部件進行標準設置,知道印刷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對印刷材料的質量與兼容性進行評估,最終確定印刷機的最優工作狀態,并穩定這種狀態。
包括軟片的選擇、軟片性能的測試、顯影液溫度與濃度的控制及軟片輸出數據檔案的建立等。軟片輸出的質量主要有兩個因素:軟片密度及軟片記錄網點的線性化控制。軟片密度一般要求最低密度值不大于0.07,最高密度不低于3.5。網點的線性化功能在RIP中可以設置,目的是要確保網點能正確的記錄在軟片上。
6)傳統曬版工序的規范化
傳統曬版工序的規范化,體現的是以印刷為重心的制版理念,高質量、高效率規范的曬版對提高整個印刷生產效率有很大的貢獻。曬版工序規范化包括:保持曬版車間干凈無塵、濕度符合要求、確保曬版機性能穩定、掌握正確的曝光與顯影時間、善用各種檢測工具。
- 相關新聞:
- ·方正虹云色彩管理網絡平臺體驗活動在京舉行 2011.06.03
- ·淺談:實施色彩管理的基本步驟 2010.12.16
- ·顯示器色彩管理常見問題答疑 2010.12.16
- ·色彩管理系統常見謬誤觀念 2010.12.03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