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版權貿易逆差縮小 但含金量仍待提高
2012-04-18 08:58 來源:新華 責編:王岑
- 摘要:
- 近日,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圖書出口“含金量”明顯不足,表現在版權出口價格過低、圖書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今后我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亟待從數量型增長轉向內涵式發展道路。
【CPP114】訊:近日,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圖書出口“含金量”明顯不足,表現在版權出口價格過低、圖書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今后我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亟待從數量型增長轉向內涵式發展道路。
近年來,隨著我國版權輸出品種的大幅增長,版權貿易逆差逐步縮小,版權貿易結構持續改善。據統計,版權進出口比例由“十五”末的7.2︰1縮小為“十一五”末的2.9︰1,五年間版權輸出總量增長275%。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圖書出口“含金量”明顯不足,表現在版權出口價格過低、圖書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今后我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亟待從數量型增長轉向內涵式發展道路。
據《2010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我國2010年版權輸出書報刊已進入193個國家和地區,版權貿易結構持續改善,輸出品種更為廣泛、優質。
調研發現,從過去的簡單“推銷”到有針對性地策劃、推廣、營銷,我國圖書出版企業在與國際同行的不斷碰撞中尋求發展之路,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獨特經驗。
首先,“量身打造”對外出版作品。近年來,不少出版社成立專門機構,在調研國際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策劃選題。比如,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組建了一支由多位聯合國譯員和一些曾長期在中國生活的外交官、學者組成的翻譯隊伍,陸續翻譯、出版了鐵凝、葉辛等200多位中國作家的作品、80余位中外學者的專著和全國幾十家出版社的優秀圖書。人民衛生出版社組織召開來自7個國家的中醫詞匯專家、翻譯家、作家組成的“中醫名詞術語英譯標準國際統稿會”,統一了長期以來難以統一的中醫名詞術語翻譯,并以此形成了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文種的標準化中醫名詞術語體系。
其次,與國外出版社一起策劃、合作出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經過努力,與劍橋大學出版社達成了對《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海外版)的對外授權,作品相當于獲得了劍橋大學的百年老字號的“保證書”。外研社社長蔡劍鋒說,與外國知名公司的合作出版,借鑒對方累積多年的經驗以及遍布全球的行銷網絡,增加了中國出版物的本土化程度,有效避免了外國讀者一直以來對“外宣品”的誤解。
最后,重大工程推動文化精品“走出去”。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介紹,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和“邊疆地區新聞出版業走出去扶持計劃”等政策,有力推動了中國文化走出去。其中,“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以推動當代經典在國外出版發行為目標,自2009年以來,累計資助760種圖書,包括《中國經濟專題》《中國文學概論》《中國共產黨簡史:1921-2011》等一大批優秀圖書得以在海外出版。
“有量無價”待改善惡性競爭需扭轉
業內人士反映,盡管我國版權輸出品種持續增長,但版權輸出貿易金額過低、產品結構不合理、同業惡性競爭嚴重等問題制約了我版權輸出整體質量的提升,建議采取措施進行規范提升,促進我出版業“走出去”實現內涵式發展。
一是嚴把產品質量關,減少非貿易行為。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副總經理朱曉捷表示,中國出版物目前“走出去”的方式日益多元化,其中既有貿易發行,也有贈送等非貿易行為。但大量無序贈送等不規范行為,既難以取得好的發行效果,又對貿易發行的海外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影響了“走出去”工作的質量和實效。我們亟待界定、理清、規范貿易發行和非貿易發行的關系,確保“走出去”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是改善產品結構,增加主流讀物。中國出版界在國際上的出版物主要是漢語學習類產品,這類出版物固然重要,但能夠在國際出版市場以及讀者心目中形成深刻影響的,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讀物:一是大眾暢銷書,二是在科學技術方面有引領作用的讀物,三是思想界能夠提供獨到見解并引領國際社會思潮的讀物。而恰恰在這方面,中國出版界缺乏高質量的產品,影響了我國出版物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三是減少同質化惡性競爭,提高版權輸出實效。外研社社長蔡劍鋒認為,目前我國書刊出口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由于各出口企業競相壓價使出口利潤率越來越低,有的圖書甚至低于進貨價格出口。長期下去,會把老外慣壞了,影響了高品質書的輸出、打擊了真正謀求市場效益的企業的積極性。外文出版社國際合作部主任汪長瑩表示,美國的一本小說出口到中國,版稅能達到幾萬美元甚至幾十萬美元,但我們的圖書版權賣給國外,目前只有上千美元甚至幾百美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隨著國家鼓勵政策的實施,國內出版社一哄而上輸出版權,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相互惡性競爭,所以根本賣不上價錢。從長遠發展考慮,必須避免個別企業急功近利的行為,提高我國版權出口的整體實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版權輸出品種的大幅增長,版權貿易逆差逐步縮小,版權貿易結構持續改善。據統計,版權進出口比例由“十五”末的7.2︰1縮小為“十一五”末的2.9︰1,五年間版權輸出總量增長275%。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圖書出口“含金量”明顯不足,表現在版權出口價格過低、圖書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今后我國新聞出版業“走出去”亟待從數量型增長轉向內涵式發展道路。
據《2010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我國2010年版權輸出書報刊已進入193個國家和地區,版權貿易結構持續改善,輸出品種更為廣泛、優質。
調研發現,從過去的簡單“推銷”到有針對性地策劃、推廣、營銷,我國圖書出版企業在與國際同行的不斷碰撞中尋求發展之路,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獨特經驗。
首先,“量身打造”對外出版作品。近年來,不少出版社成立專門機構,在調研國際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策劃選題。比如,上海新聞出版發展公司組建了一支由多位聯合國譯員和一些曾長期在中國生活的外交官、學者組成的翻譯隊伍,陸續翻譯、出版了鐵凝、葉辛等200多位中國作家的作品、80余位中外學者的專著和全國幾十家出版社的優秀圖書。人民衛生出版社組織召開來自7個國家的中醫詞匯專家、翻譯家、作家組成的“中醫名詞術語英譯標準國際統稿會”,統一了長期以來難以統一的中醫名詞術語翻譯,并以此形成了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文種的標準化中醫名詞術語體系。
其次,與國外出版社一起策劃、合作出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經過努力,與劍橋大學出版社達成了對《中國經濟改革發展之路》(海外版)的對外授權,作品相當于獲得了劍橋大學的百年老字號的“保證書”。外研社社長蔡劍鋒說,與外國知名公司的合作出版,借鑒對方累積多年的經驗以及遍布全球的行銷網絡,增加了中國出版物的本土化程度,有效避免了外國讀者一直以來對“外宣品”的誤解。
最后,重大工程推動文化精品“走出去”。新聞出版總署對外交流與合作司司長張福海介紹,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和“邊疆地區新聞出版業走出去扶持計劃”等政策,有力推動了中國文化走出去。其中,“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以推動當代經典在國外出版發行為目標,自2009年以來,累計資助760種圖書,包括《中國經濟專題》《中國文學概論》《中國共產黨簡史:1921-2011》等一大批優秀圖書得以在海外出版。
“有量無價”待改善惡性競爭需扭轉
業內人士反映,盡管我國版權輸出品種持續增長,但版權輸出貿易金額過低、產品結構不合理、同業惡性競爭嚴重等問題制約了我版權輸出整體質量的提升,建議采取措施進行規范提升,促進我出版業“走出去”實現內涵式發展。
一是嚴把產品質量關,減少非貿易行為。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副總經理朱曉捷表示,中國出版物目前“走出去”的方式日益多元化,其中既有貿易發行,也有贈送等非貿易行為。但大量無序贈送等不規范行為,既難以取得好的發行效果,又對貿易發行的海外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影響了“走出去”工作的質量和實效。我們亟待界定、理清、規范貿易發行和非貿易發行的關系,確保“走出去”工作的健康發展。
二是改善產品結構,增加主流讀物。中國出版界在國際上的出版物主要是漢語學習類產品,這類出版物固然重要,但能夠在國際出版市場以及讀者心目中形成深刻影響的,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的讀物:一是大眾暢銷書,二是在科學技術方面有引領作用的讀物,三是思想界能夠提供獨到見解并引領國際社會思潮的讀物。而恰恰在這方面,中國出版界缺乏高質量的產品,影響了我國出版物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三是減少同質化惡性競爭,提高版權輸出實效。外研社社長蔡劍鋒認為,目前我國書刊出口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由于各出口企業競相壓價使出口利潤率越來越低,有的圖書甚至低于進貨價格出口。長期下去,會把老外慣壞了,影響了高品質書的輸出、打擊了真正謀求市場效益的企業的積極性。外文出版社國際合作部主任汪長瑩表示,美國的一本小說出口到中國,版稅能達到幾萬美元甚至幾十萬美元,但我們的圖書版權賣給國外,目前只有上千美元甚至幾百美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隨著國家鼓勵政策的實施,國內出版社一哄而上輸出版權,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相互惡性競爭,所以根本賣不上價錢。從長遠發展考慮,必須避免個別企業急功近利的行為,提高我國版權出口的整體實力。
- 相關新聞:
- ·安陽:市場決定話語權 文化創意產業舉步維艱 2012.04.17
- ·亞馬遜CEO致信股東 聚焦Kindle出版業務 2012.04.16
- ·???????????????? 2012.04.16
- ·2012倫敦書展:眾議版權“走出去” 2012.04.12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