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與航天科技結合打造西安新的增長極
2012-04-13 08:58 來源:西安晚報 責編:陳培
- 摘要:
- 一幅幅精美的壁紙到底是怎么印刷出來的?到底與航天技術有什么聯系呢?蘇翔宇說:“這些印刷機正是利用了生產液體發動機的光機能一體化技術,憑借技術的轉化縮小了生產的成本。衛星式柔版印刷機的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的空白,率先占領了國內市場,可用來生產如壁紙、啤酒箱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印刷品。
【CPP114】訊:憑借雄厚產業基礎優勢,營造優良產業生態;依靠航天科技資源,打造多元產業格局。作為關中天水經濟區唯一一個資金密集、科技領先的航天高科技產業聚集區,西安航天基地立足航天產業特色,坐實航天工業園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通過搭建國內最大的軍民融合式發展平臺,創建獨具航天特色產業集群,不僅加速推動航天產業向民品轉化,而且加速推動了民用航天產業與西安區域經濟的融合,為西安促進產業升級,調整經濟發展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速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國家致力于推動軍民融合體系的大方針引導下,新一輪的產業浪潮已經逐步顯現,我們堅信,通過產業聚集形成的巨大能量,必將推動軍工企業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增強自身經濟發展能力,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并成為西安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西安航天基地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長春對航天產業的發展信心十足。
用好“航天金字招牌”
構建航天特色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我國近年來開發的1000多種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術的牽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已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涉及電子、新材料、自動控制的3000多家企業參與載人航天的研究、生產,直接促進了這些企業的技術進步。研究表明,航天技術的投入產出比達到了1∶10。可以說,航天產業是一個聯動效應極強的高技術產業。
“研發能力一旦和市場充分結合,會產生出數量驚人的新產業和新裝備。”陳長春說,航天工程作為一個系統工程,許多人看到的也許只是表面,而實際上,這個系統非常繁雜。就一臺發動機來說,它可能含有上萬個零件,可能涉及若干種材料,涉及幾十種、上百種工藝,這些工藝在滿足航天發射技術的同時,又可以衍生出各種民用產品,比如說精密的計量技術、燃料推進技術、泵閥制造技術、衛星通訊導航、遙感技術等等。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都可以應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制藥、衛星通訊等民用領域。航天技術自身具有的更嚴格的生產標準,就能以更高的可靠性來更好地滿足民用產品的要求,能迅速地轉移到民用產品領域,進而占領高端市場。就軍轉民發展趨勢來看,航天技術體系應用到民用產業領域潛力巨大,其中蘊含的創新能力和已經具備的產業轉移能力是不可限量的。這不僅是技術能力的提升,更是帶動全球產業成本的下降,對整個行業的帶動都是非常明顯的。
轉化航天技術成果
助推西安新的經濟增長
“西安航天基地這5年多的時間,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正是依托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積累的大量軍工技術。由于航天工業的特殊性,航天科研院所掌握的各種技術往往處于不同領域的制高點。一旦轉為民用,將有可能產生一個個巨大的市場,可有效帶動一方經濟快速發展。”陳長春如此概括過去5年在航天技術引領下的西安航天民用技術轉化歷程。
“過去生產一臺混合集成電路的重量要16公斤,而現在只有火柴盒一般大小,且功能也比過去強大了許多。”在航天771所,一臺神奇的航天科技產品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1965年成立的771所,是國家唯一的集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大型專業研究所。
對于771所近年來取得的發展成果,航天九院副院長、771所所長張俊超說,近年來該所的技術研發成果開始向國產化工程和國家需求的基礎前沿延伸,向國民經濟建設領域延伸。加快了元器件國產化的研制步伐,國產化芯片的應用推廣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目前,771所擁有中國西部地區最高水平的集成電路封裝生產線,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目標,已具備年封裝集成電路12億只的能力,在集成電路產業市場上樹立了“航天塑封”的良好企業品牌。民品集成電路測試生產線,可實現年測試6~8億只電路的能力?山鉀Q4英寸和6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民用產品的中測和成測,在行業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該所的印制板和混合集成電路生產線也都占領了行業的制高點。
張俊超說,在現有條件下,我國的芯片產業主要還是依賴國外進口。加快芯片的國產化和如何將航天技術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是航天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將努力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這是771所的戰略任務。未來,將努力提升和拓展計算機設計技術,計算機發展將摒棄現在的模式,向微型化、芯片化發展;推動混合集成電路向系統集成轉換,面向市場需求形成快速反應的技術支撐,深入推進專業融合,全面提升綜合技術能力。
談及未來,張俊超表示,到“十二五”末期,771所將實現集成電路封裝、印制板、民用儀器儀表、電源和新型能源等民用產業化項目的集中布局,做強、做大民品產業,實現經濟總規模45億元的目標;實現中國最強的系統集成商、中國最好品質的芯片供應商、中國最高水平的系統集成與封裝產品供應商的目標;實現國際一流電子技術強所的目標。
“要做就做最好,相信未來西安航天基地在西安的整個工業經濟格局中,必將起到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將成為一只最具發展前途的‘潛力股’。”對于航天基地的發展前途,陳長春如是說。
“在國家致力于推動軍民融合體系的大方針引導下,新一輪的產業浪潮已經逐步顯現,我們堅信,通過產業聚集形成的巨大能量,必將推動軍工企業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增強自身經濟發展能力,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并成為西安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西安航天基地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長春對航天產業的發展信心十足。
用好“航天金字招牌”
構建航天特色產業集群
數據顯示,我國近年來開發的1000多種新材料中,80%是在航天技術的牽引下研制完成的;有近2000項航天技術成果已移植到國民經濟各個部門;涉及電子、新材料、自動控制的3000多家企業參與載人航天的研究、生產,直接促進了這些企業的技術進步。研究表明,航天技術的投入產出比達到了1∶10。可以說,航天產業是一個聯動效應極強的高技術產業。
“研發能力一旦和市場充分結合,會產生出數量驚人的新產業和新裝備。”陳長春說,航天工程作為一個系統工程,許多人看到的也許只是表面,而實際上,這個系統非常繁雜。就一臺發動機來說,它可能含有上萬個零件,可能涉及若干種材料,涉及幾十種、上百種工藝,這些工藝在滿足航天發射技術的同時,又可以衍生出各種民用產品,比如說精密的計量技術、燃料推進技術、泵閥制造技術、衛星通訊導航、遙感技術等等。在很多情況下,這些都可以應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制藥、衛星通訊等民用領域。航天技術自身具有的更嚴格的生產標準,就能以更高的可靠性來更好地滿足民用產品的要求,能迅速地轉移到民用產品領域,進而占領高端市場。就軍轉民發展趨勢來看,航天技術體系應用到民用產業領域潛力巨大,其中蘊含的創新能力和已經具備的產業轉移能力是不可限量的。這不僅是技術能力的提升,更是帶動全球產業成本的下降,對整個行業的帶動都是非常明顯的。
轉化航天技術成果
助推西安新的經濟增長
“西安航天基地這5年多的時間,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正是依托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積累的大量軍工技術。由于航天工業的特殊性,航天科研院所掌握的各種技術往往處于不同領域的制高點。一旦轉為民用,將有可能產生一個個巨大的市場,可有效帶動一方經濟快速發展。”陳長春如此概括過去5年在航天技術引領下的西安航天民用技術轉化歷程。
“過去生產一臺混合集成電路的重量要16公斤,而現在只有火柴盒一般大小,且功能也比過去強大了許多。”在航天771所,一臺神奇的航天科技產品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1965年成立的771所,是國家唯一的集計算機、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混合集成電路科研生產為一體的大型專業研究所。
對于771所近年來取得的發展成果,航天九院副院長、771所所長張俊超說,近年來該所的技術研發成果開始向國產化工程和國家需求的基礎前沿延伸,向國民經濟建設領域延伸。加快了元器件國產化的研制步伐,國產化芯片的應用推廣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目前,771所擁有中國西部地區最高水平的集成電路封裝生產線,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目標,已具備年封裝集成電路12億只的能力,在集成電路產業市場上樹立了“航天塑封”的良好企業品牌。民品集成電路測試生產線,可實現年測試6~8億只電路的能力?山鉀Q4英寸和6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民用產品的中測和成測,在行業內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該所的印制板和混合集成電路生產線也都占領了行業的制高點。
張俊超說,在現有條件下,我國的芯片產業主要還是依賴國外進口。加快芯片的國產化和如何將航天技術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是航天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將努力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和跨越式發展,這是771所的戰略任務。未來,將努力提升和拓展計算機設計技術,計算機發展將摒棄現在的模式,向微型化、芯片化發展;推動混合集成電路向系統集成轉換,面向市場需求形成快速反應的技術支撐,深入推進專業融合,全面提升綜合技術能力。
談及未來,張俊超表示,到“十二五”末期,771所將實現集成電路封裝、印制板、民用儀器儀表、電源和新型能源等民用產業化項目的集中布局,做強、做大民品產業,實現經濟總規模45億元的目標;實現中國最強的系統集成商、中國最好品質的芯片供應商、中國最高水平的系統集成與封裝產品供應商的目標;實現國際一流電子技術強所的目標。
“要做就做最好,相信未來西安航天基地在西安的整個工業經濟格局中,必將起到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將成為一只最具發展前途的‘潛力股’。”對于航天基地的發展前途,陳長春如是說。
- 相關新聞:
- ·環保型軟包裝水墨 引領食品包裝新革命 2012.04.12
- ·印刷產業轉型發展六大方向 2012.04.12
- ·2012山東國際印刷、包裝工業展 我要印顯風采 2012.04.11
- ·我國瓦楞紙箱印刷行業未來五年將高速發展 2012.04.09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