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別樣邏輯
2012-03-22 11:5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編:王岑
- 摘要:
- 中國大陸正升騰起朵朵白“云”。如果你搜索一下關鍵詞“云計算”,會發現,中國31個省、區與直轄市中,只有西藏與青海還沒有明確公布相關規劃。
【CPP114】訊:中國大陸正升騰起朵朵白“云”。如果你搜索一下關鍵詞“云計算”,會發現,中國31個省、區與直轄市中,只有西藏與青海還沒有明確公布相關規劃。
但權威人士卻開始發出警告。工信部部長苗圩最近發出預警稱:“在國外,云計算主要是整合現有服務器資源,把閑置資源整合起來,建立一個虛擬的數據中心。但是在國內很多地方,動輒就是百萬臺新增服務器,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
各地正狂飆突進地布局,這看上去像是一瓢涼水。不過,仔細體會苗圩部長的話,查閱他以往針對云計算行業的評價,筆者認為他并非不支持發展,上述評價不過是從兩個層面所做的兩個風險警示。
第一個層面的警示正是表面意思:即地方政府目前采取的云計算發展策略,許多就是盲目采購大量服務器資源,大建數據中心;第二層面的警示,筆者認為帶有隱蔽性。那就是,地方上許多云計算項目,更多出于招商思維,其中伴隨著土地經濟的模式。
第一層相對容易理解。在很多業內人士眼中,云計算不是技術的革新,而是應用的創新與嫁接,它完全可以通過現有資源的整合實現應用,而不用全部采購新的基礎設施服務,尤其是大量服務器與海量存儲,大型數據中心也用不著“遍地開花”。
讓我們看一個例子。重慶兩江新區之前公布過龐大的云計算規劃,其“國際云計算中心”欲規劃上馬100萬~300萬臺服務器。依據是,未來10年,整個亞洲地區的云計算及歐美國家外包給亞洲地區國家的數據處理服務器大致是1000萬臺,重慶市希望能在2~3年內獲得20%~30%。這可是一組龐大的數字,其他地方政府也不甘示弱。
第二層警告一眼很難看出。筆者認為,采購大量服務器與海量存儲設備,大建數據中心,需要大量土地。人們看到,許多地方政府甚至為此開辟出產業園,與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并沒有根本差異,這背后還是招商與土地問題。
筆者熟悉的一家企業,就是自得于自家的商業模式。它就是通過建立數據中心,在多個城市撈取許多土地,并以此做抵押獲取許多銀行貸款,它還打算借這模式掛牌納斯達克。
一位互聯網業的分析師說,招商思維下,地方政府似乎更看重后者,因為,現在發展傳統制造業吃力不討好,許多項目也很難審批通過,但云計算穿著科技的外衣,很容易落地,并獲得國家相關補貼。
筆者認為,將苗圩部長的話延伸出去,還有一個慘淡的現實,那就是,數量眾多的“云計算”項目,卻很難真正提升、壯大本土企業與相關產業的力量。因為,截至目前,全球前幾大服務器巨頭,基本都是跨國公司,惠普、IBM名列前兩名;而存儲領域,EMC、戴爾等公司占了較大份額;數據庫方面,IBM、甲骨文等則雄踞前列;操作系統領域,微軟windows、unix等則處于壟斷地位。而隱藏在方案深層的核心部件,比如處理器,基本由英特爾、AMD控制。
而大部分中國企業,不過是將海外巨頭的產品、技術重新打包,做成所謂方案,有的為了炫耀,還常常用上“整體解決方案”一詞。難怪互聯網觀察人士劉興亮有些揶揄地說,天邊飄的云,還不是“故鄉的云”,而是“西方的云”,是在為人作嫁衣。
但權威人士卻開始發出警告。工信部部長苗圩最近發出預警稱:“在國外,云計算主要是整合現有服務器資源,把閑置資源整合起來,建立一個虛擬的數據中心。但是在國內很多地方,動輒就是百萬臺新增服務器,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
各地正狂飆突進地布局,這看上去像是一瓢涼水。不過,仔細體會苗圩部長的話,查閱他以往針對云計算行業的評價,筆者認為他并非不支持發展,上述評價不過是從兩個層面所做的兩個風險警示。
第一個層面的警示正是表面意思:即地方政府目前采取的云計算發展策略,許多就是盲目采購大量服務器資源,大建數據中心;第二層面的警示,筆者認為帶有隱蔽性。那就是,地方上許多云計算項目,更多出于招商思維,其中伴隨著土地經濟的模式。
第一層相對容易理解。在很多業內人士眼中,云計算不是技術的革新,而是應用的創新與嫁接,它完全可以通過現有資源的整合實現應用,而不用全部采購新的基礎設施服務,尤其是大量服務器與海量存儲,大型數據中心也用不著“遍地開花”。
讓我們看一個例子。重慶兩江新區之前公布過龐大的云計算規劃,其“國際云計算中心”欲規劃上馬100萬~300萬臺服務器。依據是,未來10年,整個亞洲地區的云計算及歐美國家外包給亞洲地區國家的數據處理服務器大致是1000萬臺,重慶市希望能在2~3年內獲得20%~30%。這可是一組龐大的數字,其他地方政府也不甘示弱。
第二層警告一眼很難看出。筆者認為,采購大量服務器與海量存儲設備,大建數據中心,需要大量土地。人們看到,許多地方政府甚至為此開辟出產業園,與傳統產業的發展模式并沒有根本差異,這背后還是招商與土地問題。
筆者熟悉的一家企業,就是自得于自家的商業模式。它就是通過建立數據中心,在多個城市撈取許多土地,并以此做抵押獲取許多銀行貸款,它還打算借這模式掛牌納斯達克。
一位互聯網業的分析師說,招商思維下,地方政府似乎更看重后者,因為,現在發展傳統制造業吃力不討好,許多項目也很難審批通過,但云計算穿著科技的外衣,很容易落地,并獲得國家相關補貼。
筆者認為,將苗圩部長的話延伸出去,還有一個慘淡的現實,那就是,數量眾多的“云計算”項目,卻很難真正提升、壯大本土企業與相關產業的力量。因為,截至目前,全球前幾大服務器巨頭,基本都是跨國公司,惠普、IBM名列前兩名;而存儲領域,EMC、戴爾等公司占了較大份額;數據庫方面,IBM、甲骨文等則雄踞前列;操作系統領域,微軟windows、unix等則處于壟斷地位。而隱藏在方案深層的核心部件,比如處理器,基本由英特爾、AMD控制。
而大部分中國企業,不過是將海外巨頭的產品、技術重新打包,做成所謂方案,有的為了炫耀,還常常用上“整體解決方案”一詞。難怪互聯網觀察人士劉興亮有些揶揄地說,天邊飄的云,還不是“故鄉的云”,而是“西方的云”,是在為人作嫁衣。
- 相關新聞:
- ·云計算進"青春期"部署云計算的幾個建議 2012.03.20
- ·2012兩會:物聯網云計算被點名扶持 2012.03.14
- ·云計算和3D印刷 將改變我們生活的酷技術 2012.02.24
- ·虛擬應用與云計算的打印模式分析 2012.02.15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