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品牌需要更多世界名片
2012-01-14 16:46 來源:品牌中國網 責編:江佳
- 摘要:
- 編者按:2012年1月4日,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11中國品牌大事記”,對2011年的中國品牌進行了系統盤點。
【CPP114】訊:編者按:2012年1月4日,品牌中國產業聯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2011中國品牌大事記”,對2011年的中國品牌進行了系統盤點。
在“國際舞臺”這個大環境中,每個國家都能看作是一個品牌,如何提升國家品牌的整體形象,是每一個國家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目前,在國際化、全球化這個平臺上,國與國之間彼此依賴,相互的影響加強,國家品牌形象在國內外事務中變得愈加重要。從政治層面說,國家品牌形象提高有助于增強國際影響力,影響大國決策;在經濟上,則能夠吸引投資和游客,促進出口;在文化領域,可以通過國家品牌形象凝聚國家精神與信仰,體現國家的價值觀,實現文化的認同。
構成國家品牌形象的因素有兩個,一是企業品牌因素,二是國家品牌因素。企業品牌是國家品牌的縮影、代表,沒有良好的產品做支撐,國家品牌形象就成了無源之水。國家品牌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軍事的綜合形象。
在借鑒先進國家的國家形象及品牌建立工作中,我們可以得到一項啟發:建立一個成功的品牌最關鍵要素并非媒體的宣傳,而是要靠強大的產品。對一個國家而言,真正能提升一個國家形象的不會是一兩段的國家形象宣傳片,而是一個國家可以稱雄于世的核心產業和產品。
這些國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若干核心產業,這些產業創造出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居于領先地位。它們的產品品牌直接幫助這些國家成功地建立起強有力的國家品牌。例如,美國是高科技、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的中心,美國就標志著科技領先;德國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發達,工藝精益求精,德國制造就意味著精確與質量;法國產業發展均衡,尤其以奢侈品、時裝、食品等領先全球,法國便意味著優雅、高質與時尚;日本電子技術,汽車工業全球領先,日本制造即代表精巧、細致與質量等。逐步形成強大的國家品牌,在方向上對本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形成帶了良性循環。由此我們不禁要思考,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2011年,在合資企業中,百分之七十的民族品牌逐漸被“軟消滅”,無論是收購、并購還是重組、注資,洋品牌想方設法的將中國的市場蠶食、壟斷。日化、日用、食品類的產品尤為明顯,那些曾經響當當的名字:中華牙膏、美加凈、大寶、小護士,再到南孚、蘇泊爾、樂百氏、匯源、徐福記、小肥羊……如今早已易主。我們必須知道一點,國際一流大企業瞄準的是行業標準和規則的制訂,用創新的消費理念和產品培育消費者,創造市場,而不是在現有市場上搶占份額。當我們引以為豪的民族品牌穿上了洋新衣,“國際化品牌”這一詞語便顯得并不那么吸引人。當奧迪、寶馬、奔馳等洋品牌的品牌宣傳策略中,水墨畫、京劇臉譜、本土藝術家等“中國元素”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成長中的國內自主品牌開始比拼誰更“國際范兒”。奇瑞、長城等自主品牌急于通過達喀爾拉力賽這樣的國際賽事證明自己,上汽榮威、吉利英倫的品牌宣傳中有著濃厚的英倫情結。短短十年間,想要在中國落地生根的洋品牌與急于提升品牌、走出去的自主品牌,塑造品牌的策略進行了一次耐人尋味的“換位”。如何讓有實力的民族品牌以健康的姿態、占有主動權的方式進入國際競爭,也許是民族品牌在未來品牌建設中該思考的問題。
國家形象的建設是國家品牌塑造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不斷加強國家形象的塑造與推廣,通過舉辦大型國際公關活動、促進文化交流機構在海外的建設、推廣國家形象宣傳片等方式,積極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嶄新面貌。2011年,國家形象片登陸紐約時報廣場,展示大國自信,助力中國品牌海外拓展;2011年,李娜法網折桂締造傳奇,中國體育在世界樹立了新標桿;2011年,西安世園會展萬國風情,接待千萬游客創歷屆世園會之最;2011年,神八升空對接試驗成功,中國創造提振國家品牌。應當說,2011年,中國在打造國家品牌形象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仍有很多提升空間。在對外塑造中國整體品牌形象上,中國還缺乏多角度、全方位的體系傳播。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瑰麗無比的自然風光、友善的人民和巨大的商機,這些是極佳的切入點,但更多的表現創新、創造、公益、新生力、人文關懷、包容性和多樣性,是未來要傳遞給世界的新訊號。政府相關部門設立專門機構,確定恰當的國家形象定位,以專業化的手法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或調整策略,分進合擊,協調推廣國家形象,以展現更加自信和自豪的面貌。在此基礎上打造更強大、更有吸引力的媒體,將單一的文化傳播活動整合、串聯成規范化、流程化、市場化的文化產業,融入到世界平臺的展示和競爭當中,這也許才是國家品牌發展的必經之路。
國家品牌形象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經濟社會生活都息息相關,國家品牌形象的提升更對我們每一個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國國家品牌的塑造與提升,需要更多的能夠影響世界的名片產生。作為國家形象的具象載體,我們有權利更有義務,在細微之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向全世界驕傲的展示中國最美的名片!(作者品牌中國發展研究中心李依維)
在“國際舞臺”這個大環境中,每個國家都能看作是一個品牌,如何提升國家品牌的整體形象,是每一個國家都應該思考的問題。目前,在國際化、全球化這個平臺上,國與國之間彼此依賴,相互的影響加強,國家品牌形象在國內外事務中變得愈加重要。從政治層面說,國家品牌形象提高有助于增強國際影響力,影響大國決策;在經濟上,則能夠吸引投資和游客,促進出口;在文化領域,可以通過國家品牌形象凝聚國家精神與信仰,體現國家的價值觀,實現文化的認同。
構成國家品牌形象的因素有兩個,一是企業品牌因素,二是國家品牌因素。企業品牌是國家品牌的縮影、代表,沒有良好的產品做支撐,國家品牌形象就成了無源之水。國家品牌是一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軍事的綜合形象。
在借鑒先進國家的國家形象及品牌建立工作中,我們可以得到一項啟發:建立一個成功的品牌最關鍵要素并非媒體的宣傳,而是要靠強大的產品。對一個國家而言,真正能提升一個國家形象的不會是一兩段的國家形象宣傳片,而是一個國家可以稱雄于世的核心產業和產品。
這些國家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若干核心產業,這些產業創造出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居于領先地位。它們的產品品牌直接幫助這些國家成功地建立起強有力的國家品牌。例如,美國是高科技、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的中心,美國就標志著科技領先;德國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發達,工藝精益求精,德國制造就意味著精確與質量;法國產業發展均衡,尤其以奢侈品、時裝、食品等領先全球,法國便意味著優雅、高質與時尚;日本電子技術,汽車工業全球領先,日本制造即代表精巧、細致與質量等。逐步形成強大的國家品牌,在方向上對本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形成帶了良性循環。由此我們不禁要思考,中國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2011年,在合資企業中,百分之七十的民族品牌逐漸被“軟消滅”,無論是收購、并購還是重組、注資,洋品牌想方設法的將中國的市場蠶食、壟斷。日化、日用、食品類的產品尤為明顯,那些曾經響當當的名字:中華牙膏、美加凈、大寶、小護士,再到南孚、蘇泊爾、樂百氏、匯源、徐福記、小肥羊……如今早已易主。我們必須知道一點,國際一流大企業瞄準的是行業標準和規則的制訂,用創新的消費理念和產品培育消費者,創造市場,而不是在現有市場上搶占份額。當我們引以為豪的民族品牌穿上了洋新衣,“國際化品牌”這一詞語便顯得并不那么吸引人。當奧迪、寶馬、奔馳等洋品牌的品牌宣傳策略中,水墨畫、京劇臉譜、本土藝術家等“中國元素”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成長中的國內自主品牌開始比拼誰更“國際范兒”。奇瑞、長城等自主品牌急于通過達喀爾拉力賽這樣的國際賽事證明自己,上汽榮威、吉利英倫的品牌宣傳中有著濃厚的英倫情結。短短十年間,想要在中國落地生根的洋品牌與急于提升品牌、走出去的自主品牌,塑造品牌的策略進行了一次耐人尋味的“換位”。如何讓有實力的民族品牌以健康的姿態、占有主動權的方式進入國際競爭,也許是民族品牌在未來品牌建設中該思考的問題。
國家形象的建設是國家品牌塑造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國家形象,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不斷加強國家形象的塑造與推廣,通過舉辦大型國際公關活動、促進文化交流機構在海外的建設、推廣國家形象宣傳片等方式,積極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嶄新面貌。2011年,國家形象片登陸紐約時報廣場,展示大國自信,助力中國品牌海外拓展;2011年,李娜法網折桂締造傳奇,中國體育在世界樹立了新標桿;2011年,西安世園會展萬國風情,接待千萬游客創歷屆世園會之最;2011年,神八升空對接試驗成功,中國創造提振國家品牌。應當說,2011年,中國在打造國家品牌形象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但仍有很多提升空間。在對外塑造中國整體品牌形象上,中國還缺乏多角度、全方位的體系傳播。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瑰麗無比的自然風光、友善的人民和巨大的商機,這些是極佳的切入點,但更多的表現創新、創造、公益、新生力、人文關懷、包容性和多樣性,是未來要傳遞給世界的新訊號。政府相關部門設立專門機構,確定恰當的國家形象定位,以專業化的手法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或調整策略,分進合擊,協調推廣國家形象,以展現更加自信和自豪的面貌。在此基礎上打造更強大、更有吸引力的媒體,將單一的文化傳播活動整合、串聯成規范化、流程化、市場化的文化產業,融入到世界平臺的展示和競爭當中,這也許才是國家品牌發展的必經之路。
國家品牌形象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經濟社會生活都息息相關,國家品牌形象的提升更對我們每一個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國國家品牌的塑造與提升,需要更多的能夠影響世界的名片產生。作為國家形象的具象載體,我們有權利更有義務,在細微之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向全世界驕傲的展示中國最美的名片!(作者品牌中國發展研究中心李依維)
- 相關新聞:
- ·點評裝備制造行業的發展新模式及趨向 2011.12.30
- ·耗材狂歡節:看三大品牌陣營 吹響印刷“狂促”號角 2011.12.20
- ·愛達森:依托品牌積淀 共謀中西部包裝騰飛契機 2011.12.05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