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資——中國紙企守牢企業控制權
2006-08-17 09:56 來源:消費日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8月9日,我國商務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6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首次允許外資企業以股權作為支付手段并購境內公司,也有反壟斷審查的詳細規定。
誰當家起爭議 合資黃了
不知是否巧合,在這之前的一周,我國上市公司融資額最大的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并購案告吹——晨鳴與CVC的聯姻未進“洞房”就已破裂。2006年5月20日,G晨鳴與CVCAsiaPacificLtd簽訂《關于定向發行與認購股份之戰略投資意向書》,公司向CVC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0億A股股票,募集資金50億元。好消息曾使晨鳴股票大漲,從4元左右漲到了近6元。隨著中外聯姻結束,7月底,連續3天晨鳴股票跌去12.38%,還沒夠,再跌了3天才站穩。
本來一個要錢,一個愿掏,“財主的千金”看上了“勤勞致富的小伙子”,挺不錯的一樁婚事,咋說黃就黃了?
董事會公告說明解除投資意向書的原因,是雙方“在公司未來經營理念和思路以及董事會人員組成等問題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但分析人士認為,深層次原因是,此次定向增發一完成,CVC將持有晨鳴42%%左右的股份,超過壽光市國有資產管理局的18%%,而成為第一大股東,G晨鳴這一國內最大的造紙企業的控制權將旁落。
說是外方投資我們自己管理,未免一廂情愿。按照公司運作,最大股東不可能不對公司施加影響。
最近國內學者和官員對于越來越熱的外國并構,也存有異議,認為資金充裕的國際企業正在過多地搶占中國一流的工業資產。湯姆森金融提供的數據顯示,2001年,外國企業在中國已完成的并購交易中只投入了27億美元;而去年的投資額高達132億美元。2002年,并購占外國直接投資的3.9%%;而去年這個比例高達21.5%%。
資金鏈:紙業命脈
紙業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的產業,紙機、原材料、成品形成龐大的物流,沒有資金支撐一天也難存活。最近媒體披露帝賢B總經理王淑賢拍賣自己股權還貸的報道。
帝賢B近年來規模擴張快,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紡織和造紙項目建設,建設周期長,還沒有產生好的效益,可資金鏈就要斷了。因為資金短缺,興業造紙2006年度生產基本停下來。
造紙業是典型的資源約束型行業,對原材料的依賴性極大,如果沒有一定的原料控制能力,企業在競爭中必然處于劣勢。公司最近在大興安嶺投建的30萬噸紙漿廠很快就要批下來,主要原料是大興安嶺伐掉的火燒木以及其他木材;同時,承德附近有約400萬畝為公司配套的速生林。但是,銀行不等了,光大銀行訴諸法律要提前還貸。
根據帝賢B董事會通過的決議,公司降低在造紙方面的持股比例和投資力度,把興業造紙持有的部分股權分別以出售或置換的方式轉讓給日本山下商事株式會社等,使帝賢B在興業造紙的持股比例由75%%降低到25%%。搞紡織的上造紙,沒想到買了紙機還要不斷投錢來“喂”這個龐然大物!一旦沒錢繼續“喂”了,再便宜的紙機也成了包袱,還得賣掉。
追求穩妥:核心資本外合資
造紙企業缺錢一天也活不了。老外掏的錢多,當“老大”咱又不干。那么,有沒有一條可以走通的路呢?
我們聽聽太陽紙業老總李洪信的話,合資不是資金問題,而是一種戰略。不能簡單地理解為企業發展資金短缺而選擇外資。與跨國公司的合資合作是中國企業實施全球化戰略的需要,把內資企業盡快演變成國際化公司,加速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合資后更有利于山東造紙企業的發展壯大。
基于這樣的理念,國際紙業和太陽紙業2005年8月在兗州共建了合資公司。前者收購太陽紙業在山東兗州的涂層紙板資產的50%%的股權。國際紙業在購買太陽紙業涂布白卡紙生產線(42.5萬噸生產能力)50%權益的基礎上,雙方再投資1.6億美元新上一條年產30萬噸液體包裝紙生產線。該項目建成后,合資公司可形成52億元的銷售規模,利稅7億多元。
而華泰集團2006年4月與芬蘭斯道拉恩索公司正式簽署了合資協議,在山東東營合資建設年產20萬噸的高級超壓紙項目,專門生產出版用紙。雙方的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生產的SC紙將填補中國市場空白。
山東造紙二杰華泰和太陽與世界造紙巨頭的合作模式大同小異:“不拿整個的公司與其合作,只是拿出一塊先試一試,做做實驗。”李洪信說,和國外紙業巨頭相比,國內造紙企業具備市場優勢和一定資源,而外國企業的裝備資源機制優勢顯著。魯紙二杰拿出一個項目與國外合資,如此做法,皆大歡喜:既不擔心外方控股,又填補了自身不足,是很明智的選擇。(peter)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