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蘋果熱看印刷等傳統媒體的轉型
2011-02-10 11:01 來源:《青年記者》 責編:劉慧
- 摘要:
- 美國蘋果公司推出iPad以后,業界再次掀起對傳統報業前途的討論熱潮。筆者搜尋了論戰各方的觀點及相關資料,并做了思考。
論戰的起因及思考
iPad是美國蘋果公司于2010年1月底宣布推出的平板電腦。該產品于今年4月初在美國上市。產品上市后一度供不應求。iPad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何這么受歡迎?
“iPad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新型移動媒體終端,它不僅提供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新的通路與展臺,而且改變了內容傳播、媒體運營及服務的思路與方式,從創造新型終端著手,打開了互聯網長期以來缺乏有效贏利模式的死結。iPad可以比作在全球網絡平臺上建立的一座媒體品牌連鎖超市。”
簡單地說,iPad創建了一個富有吸引力而規范化的媒體交易平臺和消費市場,建立了一種規則清晰而可持續發展的新媒體運營模式。由于每一種媒體產品在這個統一的交易場所里是自主定價的,因此,任何媒體產品都可以在這里“待價而沽”,其市場價值可以得到公平的體現。因此,在華爾街日報主辦的第八屆數字大會(D8)上,報業巨頭默多克公布了新聞集團屬下媒體制作的iPad應用的成績單。按照他公布的數字,《華爾街日報》每年能從iPad平臺上獲得超過200萬美元的收入,而《泰晤士報》3天收入5萬英鎊。這是默多克眼中“內容是有價值的”理論的最佳體現。
iPad一出世,在國內就形成了關于傳統媒體命運的討論。在新浪微博上,創新工廠創始合伙人汪華發布了這樣一條微博:“一夜間所有紙媒視iPad為救世主。但iPad也改變不了它們滅亡的命運。它轉向iPad的時候,還是秉持著精英或編輯內容路線,自上而下傳播,訂閱廣告商業模式,孤島的使用體驗,話語權的挨近,原封不動老一套拷貝。它們忘了如何在本質上敗給UGC、SNS、Twitter的。iPad的主導讓它們不思改變,丟失變革機會。”此言一出,馬上引起眾多博友的爭議,而且形成了鮮明的贊成與反對的兩派。
ipad帶來的啟示
iPad就像一個信息超市,消費大眾一旦擁有了它,就相當于進入了一個信息超市,各家的信息都可以在其中看到,并且它有一套與報紙相吻合的“收費”模式,利于報紙的無縫隙“轉型”,并從中體驗、收獲到提供內容的價值。
怯于歷次轉型中的“痛苦”經歷,傳統媒體對iPad及其他新興的東西都有一種本能的觀望心態。怎么讓傳統媒體更自覺或更積極地轉型?重點還是要解決盈利模式的問題。實際上也就是要尋找超市模式下的盈利問題。
如果iPad是內容提供者的營銷超市的話,那么,首先應考慮在這個超市中的行銷策略或是營銷方案:
1.收費與不收費的問題。在信息超市里,報紙要不要收費,收多少費?市場怎么定位?要不要搞增值服務?廣告客戶怎樣從報紙上完整或是順利地平移到iPad上?這些都值得報人研究。
2.對生產流程及組織結構做必要的調整。報紙進入信息超市,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改變,不能以現在這種生產狀態去組織生產。對相關的業務流程要早做打算及籌劃,其中相關的組織結構也要配合著加以調整,以實現效率的提高。
3.對內容生產進行必要的調整。在紙介質呈現內容的時代,內容為王是一種鐵律,但在表達形式、介質發生變化的時候,相關觀點還要做一點改變,那就是要以產品為王。在新聞產品這個概念當中,當然包含著內容這一要素,但它并不只限于內容本身,還包含著新聞實體、外形、概念、新聞外延等要素。從未來內容的分眾化、訂制化等特征出發,就可看出對內容生產進行必要調整的緊迫性。
4.構建能對客戶進行掌控的平臺。報業轉型的核心驅動力是新技術的發展突破,只有緊盯全球新技術的進展及相關商業模式,才能在未來的變局中取得主動權。如果在新聞超市中的品牌產品完全免費派送,只是為了“全媒體運行”而沒有長遠的經營戰略的考慮,將會導致很大的風險,因為它不但不能樹立品牌擴展市場,反而注定會自貶身價。還有,對客戶的爭奪,對客戶忠誠度的培養等,都是需要高度重視的。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