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年”正名折射傳統文化式微焦慮
2011-02-04 00:00 來源:東方評論 責編:劉慧
- 摘要:
- 兔年新春佳節之際,李漢秋作為研究民俗節慶的專家,提出將傳統的年正名為“農歷年”或“中華年”,其保衛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的用意明顯。不僅李漢秋為春節改名呼吁,湖南學者黃守愚還從文化傳統、歷史沿革、史料記載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引經據典對春節改名元旦進行了論證。馮驥才等學者還提出為春節申遺。
兔年新春佳節之際,李漢秋作為研究民俗節慶的專家,提出將傳統的年正名為“農歷年”或“中華年”,其保衛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的用意明顯。不僅李漢秋為春節改名呼吁,湖南學者黃守愚還從文化傳統、歷史沿革、史料記載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引經據典對春節改名元旦進行了論證。馮驥才等學者還提出為春節申遺。
在我看來,無論是春節申遺,還是為傳統年“正名”,都表達了專家學者對傳統節日文化式微的一種文化焦慮。在我看來,學者從復興傳統民俗的角度主張對傳統年正名,代表了一種學術訴求,我的觀點是,弘揚傳統民俗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把傳統年正名為“農歷年”或“中華年”大可不必。與其給春節改名,還不如挖掘傳統年的傳統文化內核。
盡管袁世凱當初把傳統的農歷新年改稱春節未必符合民意,但是,這就像古文里面的錯別字一樣,并不意味著一定要通過改名來給傳統年正名。其實,對傳統農歷新年叫“春節”也好,“農歷年”、“中華年”也罷,都只是一種形式,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核才是最重要的。不管它是叫春節,還是叫“農歷年”、“中華年”,在大多數國人心目中仍然叫“過年”。一家人從四面八方團聚在一起,圖得都是一種氛圍,過年就是過的“年味兒”。我們與其“憂心忡忡”、熱熱鬧鬧地為傳統年正名,尋求一紙名稱標簽,還不如挖掘傳統年的傳統文化內核,過好傳統年。
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以來,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給傳統節日文化與國人原有價值觀念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與沖擊。圣誕節、情人節、感恩節等一些洋人的節日已經走入我們的生活,成了不少年輕人的新寵。傳統節日確有式微傾向。為此,許多人感嘆洋節搶了傳統節日的風頭,傳統新年的年味淡了。國家對節假日休假政策做出調整,增設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除夕等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正是對公眾傳統節日文化訴求的回應,受到了輿論的好評。
盡管有人感嘆“年味”淡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傳統年(春節)作為中國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仍然承載著民眾舉家團圓、喜慶這種沉甸甸的傳統文化。其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并未根本改變,這一點遠非公歷新年與西方的圣誕節能夠比擬。而且傳統年一直是傳承傳統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與親情倫理的重要載體。這一點從中國特有的春運現象中也可以得到佐證。
換個角度說,包括傳統年在內的傳統文化習俗是一種集體行為,專家學者的態度并不能決定其興衰變更,F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通訊聯絡越來越方便,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世界越變越小,春節原有的團聚基因、飲食基因也會逐步發生變化。這是一種社會規律。把春節正名為“農歷年”或“中華年”,也阻擋不了這種漸進式的變化。
一言以蔽之,弘揚傳統文化,主要在于挖出、留住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底蘊。為傳統年正名并不能說明多少問題,更不能改變傳統節日文化式微的現實。“過年”過的是一種氛圍。營造更有吸引力,更加喜慶祥和的傳統年氛圍,比為傳統年正名更重要。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600余名在濟藏族學生歡度春節
海外華僑華人各種方式歡慶春節 折射中國巨大飛躍
假日雖無 喜慶不減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