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造紙術污染清清水庫源 傳承與環保孰為重
2011-01-27 16:04 來源:臺州商報 責編:張健
- 摘要:
- 所以,我們能不能想想法子管住那支亂跑的黃水?如果能管得住,而且又把這些活寶貝保存下來,相信當地村民會滿意的,經常喝長潭水的人會更滿意的。當然,當年發明這些玩意兒的老祖宗如果知道了,也會開開心心的。
不對勁在哪里?這里是長潭水庫的上游啊,水原本應該很清的才是。但越往山上開,從山溝溝里流下來的水越來越黃,還泛著泡泡。
老趙是市環保志愿者協會的會員,同時又是個愛尋根問底的人,他沿路就追蹤起污水的源頭。車子一直開到了富山鄉半嶺堂村,在這里,老趙找到了污染的源頭:幾家山寨造紙廠。一問,嚇到了老趙,這里的造紙術,曾被列入黃巖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老趙一時覺得很尷尬,這絕不是一起簡單的環境污染事件。他為此求助媒體:保護古老的造紙術重要,還是保護長潭的飲用水源重要?
今天,就把這事跟讀者擺擺,請大家也來想個法子。
水車搗舂,這樣的場景很難見到了
半嶺堂村位于黃巖溪最大支流聯豐溪的上游,寧溪至富山公路的半山腰上。聯豐溪,也是長潭水庫主要溪流之一。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半嶺堂村。小村沿溪而建,村里到處是一捆捆的青竹。許多村民穿著青色的長工作服,褲腿上沾滿了石灰。
車再往上行,到了一石橋處,帶路的老趙手往下一指:這就是了。
造紙的小作坊就在溪流邊,石橋下。遠遠看去,除了成捆的青竹,就是成片的石灰。沿著石橋往下,順著一條小路就來到了小作坊,也就是一間簡陋的小屋。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水車。這水車,可不是擺設。從聯豐溪分出的一支小溪流,從高處傾泄,湍急的溪水沖刷著水車。而隨著水車的轉動,連在水車上的搗舂伸進了小作坊里,上上下下地搗著青竹。
小作坊里只有兩人,一老太太手拿一捆青竹,在搗舂下來回轉動,不一會工夫,碓臼里的青竹就被搗成了碎竹條。
“做千張。”當記者問老太太在造什么時,她頭也不抬答了一句。老趙說,千張就是福壽紙,即祭祀用品——冥紙。小作坊沿用的,是古老的竹紙生產技術,用山溪流水沖擊水碓(水車),搗碎青竹制成竹紙。
溪水成了漂白劑,變黃的廢水直排聯豐溪
水車搗舂的原始工藝很環保,但接下來的工序就不怎么環保了。污染發生在起料沖洗的工序上。記者在現場看到,搗成碎片的青竹被重新捆成捆,放在浸泡池里,而另一個漿料池里,是已化好的整池的生石灰。浸泡池里的竹片取出來后,就要灑上生石灰,發酵三個月,直到翠綠色變成了黃色。村民說,這時,浸泡的竹片就起了麻絲。
到了四五月份,忙完春播后,正好可以進行竹麻加工。這個時候,漿過的竹料逐捆放入水中漂洗干凈,此時,流過小作坊的清清溪水是必不可少的漂白劑。浸爛了的竹片還要磨成粉末狀,放進大染缸,當過濾的竹麻漿拌入土制的紙膠以后,就成了紙漿。
我們在外面轉了一圈,除了水車和簡易的小作坊內見不到污染外,浸泡池和漿料池都是污水橫流。從浸料到起料,整個過程要用水清洗,小作坊根本沒有什么排污設施。
小作坊是依溪而建。流入小作坊的溪水,清澈可人;流出漿料池的溪水,變得混濁不堪。前后,不過才十幾米。
漿料池排污水的小溝直通聯豐溪。這下面,一大片的溪流,包括溪石,都染黃了,還泛著乳白色的泡。
站在石橋上,可以看得到有兩家這樣的小作坊。
竹紙工藝是流傳上千年的“中國造紙術活化石”
可是,產生污水的小作坊來頭不小。就在這個名叫半嶺堂村的山溝溝里,造竹紙的技藝是祖上傳下的絕活。代代相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了。黃巖的手工造紙,在唐宋就負有盛名。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的米芾就曾稱贊過黃巖藤紙。北宋年間,黃巖又有玉版紙聞名天下。南宋臺州陳耆在編撰《嘉定赤城志》時,曾考證玉版紙的產地:“今出黃巖者,以竹釀為之,即所謂玉版紙也。”從這本權威的臺州地方志里,我們可以證實黃巖竹紙生產的千年歷史。
竹紙制作,除了以水碓代替人工完成搗料等少數工序外,生產過程絕大部分靠手工操作。工序繁多,粗算17道,細算下有70多道,是項純技術活。像撈紙,老手藝人做這活時,手中的竹簾起起落落,漿料在簾子上,顆粒要細,分布要勻。而在抄紙工序時,須手腕柔和,兩眼環顧竹簾兩端,平衡蕩漾,一氣呵成——是賞心悅目的活。
值得一提的還有那架水車。由于半嶺堂村的竹紙采用最古老的生產方式,一直沒有被機器所取代。利用水流的原理,溪邊運轉的水車帶動搗舂,把造紙的原材料青竹敲扁,這種工藝,與《天工開物》上記載著的造紙術相仿,堪稱我國古老造紙術的活化石。
正由于此,2007年,當地的竹紙制作技藝列入富山鄉、寧溪鎮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并入編《臺州市黃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項目匯編寧溪鎮卷》與《黃巖區卷》。2008年,竹紙制作技藝被黃巖區公布為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做千張,是沿溪村民養家糊口的活計
除了名頭響,做千張還是半嶺堂村一些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原始手工作坊式的造紙工藝,在半嶺堂一年一年地傳承著。據史料記載,清中葉之后,因機器造紙的興起,手工造紙漸漸衰落。玉版紙與藤紙不再生產。至清末民初,到解放前,黃巖的竹紙生產,大多轉為生產千張。
由于半嶺堂村的地理位置獨特,山陡、水急、流長,嶺上山場廣闊,水源充足,盛產苦竹(青竹)。而苦竹自古以來是造紙的好材料,因此當地村民沿溪兩岸盤盤豎碓搗料,搭廠造紙,戶戶做千張。解放后,破除迷信,千張銷路低落,做千張的也同時減少。但半嶺堂一帶的竹紙生產仍在延續,并保持了手工造紙的歷史風貌和傳統技藝。
上世紀80年代,半嶺堂村和相鄰的寧溪嶺根,幾乎家家做千張紙,家家都有千張碓。有民謠這樣傳唱:“千張千張,出在西鄉(即黃巖西部山區),臨(海)黃(巖)太(平)三縣,處處名揚。”半嶺堂村地處黃巖西部深山,當地農民并不富裕。因此,如今還有老人在做這活。
“天晴時來,你會看到溪石上曬著的一大片的黃色紙張。”老趙說,這種場景,你在別處是見不到的。
記者手記
讓古老的技藝“健康”地活下去
不光是老趙尷尬,相信有關部門的同志也很尷尬。對待“活”了上千年,至今還完整保存著的竹紙技藝,我們該持怎么樣一個態度?
明眼的一眼就看出,一棍子打死肯定不成。這可是咱臺州土生土長的國粹啊。連米大師都夸過了,肯定得保。問題是怎么保?
按照目前任其自生自滅的狀態,絕對不行。國粹是得保護啊,但這樣子無組織無紀律地排放污水也不成啊,你想想,打開水龍頭,流出的水,有些就是聯豐溪下來的。雖說喝了不會死人,可想著也窩心:這黃黃的泛泡泡的水,不知道會對人體有什么影響?
所以,我們能不能想想法子管住那支亂跑的黃水?如果能管得住,而且又把這些活寶貝保存下來,相信當地村民會滿意的,經常喝長潭水的人會更滿意的。當然,當年發明這些玩意兒的老祖宗如果知道了,也會開開心心的。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中國造紙術發展史簡介
東亞傳統造紙術傳承遇后繼無人之困
民間千年蔡倫造紙術亟待搶救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