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報業“走出去”的若干思考
2011-01-13 15:02 來源:人民網 責編:張健
- 摘要:
- 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報業取得長足進步,與國際大媒體的差距不斷縮小,并且在許多方面形成比較優勢。這為我國報業加快步伐“走出去”創造了條件。
國際運輸和結算基本接軌。我國境外投資促進體系正在形成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統籌協調不斷加強,國際收支和跨境資金管理得到改進,中外資金融機構稅收政策、會計制度和監管標準開始統一,為我國報業積極參加區域和國際金融合作創造了良好金融環境,為我國報業適應國際經濟金融和傳媒市場的變化,初步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經濟管理模式、資本運營方式、財務結算方法,減少國際風險成本,提高國際收益率提供了保障。
對我國報業“走出去”的思考
中國報業擁有世界上最多讀者、世界上最大的廣告和發行市場,是世界報業重要組成部分,應加快走出去步伐。
制定報業“走出去”戰略。抓緊制定提高我國國際傳播能力的總體戰略和實施方案,構建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的傳播體系,著力建設語種多、受眾廣、信息量大、影響力強、覆蓋全球的一流媒體。增加投入、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推進報刊業結構調整。發揮主流媒體和有關知名報紙優勢,培養擁有知名品牌和較強社會影響力、競爭力的優勢媒體。依托新聞媒體的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相關產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提高國際新聞傳播力。增強對外傳播能力,提高新聞報道的原創率、首發率、落地率,擴大國際影響力,在第一時間發出“中國聲音”。適應全球化條件下輿論傳播的新特點新要求,由以國內報道為主向國內國際并重轉變,主動設置國際議題,主動引導國際熱點,增強國際新聞供給能力,提高國際輿論引導力,增強國際新聞傳播效力。重視歐美媒體市場調查和傳播檢測,適時適機對報業現有結構進行調整、改造、改進、創新,逐步提高我國報業國際傳播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打造集約利用資源、統一調動指揮、運作高效協調的新聞中心,從體制機制上保障報業的信息生產能力、國際新聞傳播能力不斷增強。
加快知名中文報刊“走出去”步伐。加強已“走出去”的知名中文報刊繼續“走出去”力度。推動《環球時報》等中文報刊走向世界,發揮其報道國際新聞強勢媒體的優勢。創辦一些本土化程度高的中文報刊,或參照國際同業傳播方式、相關行業的接受習慣對境外中文報刊進行本土化改造,使之成為具有國際傳播力、國際影響力、國際銷售率的報刊。完善“借船出海”的方式,特別是推廣并不斷完善人民日報海外版“借船出海”方式,與境外媒體合作,借助境外成功媒體成熟的發行渠道、推廣經驗,擴大境外中文報刊的影響力。
創建具有當地競爭力的西文媒體。實現同語種、本土化競爭是報業成功“走出去”的關鍵步驟之一。積極培植海外英文報刊,提高其在世界媒體市場上的品牌知名度,實現國外有效“落地”,成為國外受眾喜聞樂見的媒體。依托內容,適時推出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日語等多語種報刊、網頁、視頻節目等媒體形式,把相關內容直接傳播到所在國、所在地和當地受眾,實現對象化傳播。加快在世界知名城市“落地”步伐,利用歐美新聞傳播能力強、渠道廣等特點,使我國創建的西文媒體在所在國、所在地得到廣泛傳播。
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廣告發行市場。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做好報業廣告經營。要搶抓擴大內需的機遇,把報業廣告經營活動辦成拉動內需、推動貿易、引導消費的平臺。在條件許可情況下,在境外發展以報紙廣告為主的多元經營。按照讀者需求和廣告競爭的趨勢,實現廣告從二次銷售到多次銷售。創新發行方式,參考國外報業發行的經驗,推進報紙發行網絡的轉型,實現從發行經營向經營發行轉變,使報業發行從單一投遞功能向復合服務功能轉變,從報刊發行網絡向物流配送網絡轉變。
有效利用資本杠桿。相對于有關行業和企業,我國報業集團有資金優勢,而且信譽優良,更容易獲得銀行信貸和社會資金。報業“走出去”應當抓住金融危機時機,利用資本杠桿,充分借助資本力量,通過市場手段,采取并購、合作、參股、債轉股等方式,對資本價值正在回落至合理甚至低廉區間的西方主流報業進行資本融合。拓寬國際經營領域,理順上下游的產業鏈,為資本運營提供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保證,撬動報業“走出去”的支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