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印刷媒體“去紙化”的價值重估
2010-12-30 11:51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編:張健
- 摘要:
- ipad對平媒的意義,有點像ipod對音樂產業的意義:能夠延緩衰退,但是否能讓這些傳統的老家伙們起死回生,梅開二度,很不好說。但近來,我越來越意識到,如果平媒能夠把握住這次機遇,不是止住頹勢,而是大有機會的。
【CPP114】訊:關于平板電腦ipad對印刷媒體——至少是雜志的救助,目前已經得到了一些數字上的印證。知名調研機構emarketer說, ipad雜志閱讀者訂閱雜志情況非常樂觀,其中有26%的人訂閱極其頻繁(extremely),而39%則常常訂閱(very),有時候訂閱的(somewhat)也有26%。合起來,那可是超過9成的比例,這的確是值得平媒工作者興奮的好消息。
我過去曾經認為,ipad對平媒的意義,有點像ipod對音樂產業的意義:能夠延緩衰退,但是否能讓這些傳統的老家伙們起死回生,梅開二度,很不好說。但近來,我越來越意識到,如果平媒能夠把握住這次機遇,不是止住頹勢,而是大有機會的。
對于音樂產業而言,音樂本身變不出太多的花樣:無論是在一款售價不到百元人民幣的mp3播放器,還是在ipod上,大概除了音質的差別以外,音樂本身,沒什么兩樣。ipod能夠延緩音樂產業的衰退,本質上在于它提供了音樂的長尾式付費渠道——當然,美國苛刻的《千禧年數字版權保護法》也助力不少。但無論如何,ipod并沒有改變音樂的形態。
但ipad對于平媒來說,不僅能增加一個小額有償的付費渠道,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平板電腦,能夠改變媒體形態。也只有改變形態,才有可能讓自己鳳凰涅槃,脫胎換骨。
我們先來看《華盛頓郵報》一則題為《美國最高機密》的深度報道(組合),標題有標題黨之嫌,其實就是對美國的政府和商業機構的訪談。從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們一共采訪了2162個政府機構和6961個商業機構(數字截止到截圖時,事實上,還在增加)。每個采訪點,制作者都在地圖上標注了位置,用戶可以點擊任何一個點(圖中分別用紅點代表政府機構、藍點代表商業機構)來閱讀相關的訪談文章。
如此多的機構,閱讀者一方面可以通過點擊地圖上的位置來獲取想要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上方的find companies來直接搜索公司(畢竟,有些公司雖然很有名,但在哪個地理位置,人們未必知道。有些公司甚至有很多個辦公地點,比如分支機構)。人們也可以通過search the data這個按鈕來做一些數據查詢。更進一步的,在這個新聞報道組合中,制作者也嵌入了一些相關視頻,讓閱讀者有更直觀的感受。
這種融合式的媒介報道,已經完全超出了紙媒的表現形式(文字、照片),它動用了大量的前沿的新聞報道技術,比如多媒體、地圖化分析、數據新聞、互動式圖表、搜索技術,等等。說句實在話,這樣的報道,你想盜版都不知道從何下手。
這種報道能不能嵌入到平板電腦里?顯然是有可操作性的。國外已經有媒體在平板電腦的雜志中嵌入視頻了(當然,不是flash格式,ipad據說要到明年的二代才支持這個格式)。當媒介形式變得復雜之后,用戶體驗就更上一層。再加上ipad那種不知不覺中就讓你掏出銀子的信用卡捆綁付費方式,我對平媒在平板電腦上所擁有的機會,非常樂觀。
不僅僅在用戶層面,平媒有足夠可以把握的機會,在廣告層面,它同樣有機會。因為用戶會看廣告。尼爾森的調研顯示,ipad用戶比其它媒介使用者更容易被廣告所吸引:有35%的用戶聲稱他們會享受(enjoy)廣告,這個比例是各種數字設備中最高的。不過,這里有個前提,那就是將近一半的用戶喜歡看的是視頻——這個結論同時印證了上面的觀點:在平板電腦中,無論是做內容,還是做廣告,平媒必須考慮富媒體技術,而平板電腦本身,也允許它們去加入富媒體信息。
在未來的媒介融合時代,平媒依然還是有一定的機會。前文提到的那個深度報道,華盛頓郵報派出了數名資深專業記者,前后花費了20萬美元——這不是web2.0上那種用戶生成內容式的業余化能完成的。專業、嚴謹,在未來的信息世界,依然有它的一席之地,只不過,平媒們,必須考慮更先進的報道技術,以及更復雜的媒體表現。硬件市場,已經為它們打開了這扇大門。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金融時報》專欄文章:印刷媒體死了嗎
印刷媒體新生詞介紹
白宮著名印刷媒體女記者托馬斯“被退休”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