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文化的狂歡與雕版印刷業的寥落
2010-06-17 00:00 來源:科印網 責編:龜山隱真
- 摘要:
-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雕版印刷作為一項表演項目和文化傳承,已經在多個國內外展會和活動中大放異彩,其中就包括去年的法蘭克福書展和今年的深圳文博會。為了弘揚雕版印刷技藝,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的“江蘇周”上,揚州雕版印刷的工匠們還分別為游客們展示雕刻、印刷、寫樣、齊欄這四個雕版印刷的關鍵步驟。
【CPP114】訊:提到端午節,我們會想到什么?香噴噴的粽子、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屈原和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文化自豪感。
然而,這樣一種文化自豪感正面臨著韓國人的“挑戰”。就在幾年前,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盡管專家出來表示這件事情與中國的端午節沒有任何聯系,但還是在國內引起強烈反應,再加上韓國之前一再宣傳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術其實是韓國發明的和一系列韓國專家的“奇文怪論”,已經嚴重地損害了中韓兩國的民族感情。
拋開民族感情和無休止的爭論,單從保護我國傳統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力度方面,我們必須承認比韓國薄弱得多。近一百年來,一些珍貴的、代表我國幾千年燦爛文明的文化遺產在我國高速的經濟發展中正在逐漸消逝,一曲曲今日的“廣陵散”正上演著悲情的絕響。
雕版印刷工匠和他的作品
作為我國燦爛文化傳承和發揚的重要載體,雕版印刷正面臨著消失和沒落的尷尬境地。
——四川青羊宮14000多張價值無量的《道藏輯要》木刻印版陷入使用與保護兩難境地一事,立即在社會各界,尤其是文化界引起強烈關注。而據了解,如果要對這些木刻印版進行全部或者部分重刻,最大難題卻是——傳統的雕刻工匠已經很難找到。
世界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唐《金剛經》
——江西金溪縣滸灣鎮200多米長的書鋪街如今冷冷清清。曾經身懷絕技、刀法嫻熟的刻書匠,如今僅存一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刻書這種傳統的雕版印刷術被鉛印技術所取代并逐漸消失,而當年在以刻書為生的居民也漸漸離去人世。如今,今年93歲的馬崗人彭嬋,一名當地的自梳女,成為了廣東順德唯一見證當年馬崗刻書盛世的人。
——江蘇揚州雕版印刷目前僅有一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很多受藝者僅僅是憑借一種興趣來學習,沒有人愿意終身從事此項工作,甚至連這些傳人的孩子也不愿意從事這一職業。
種種的蕭疏寥落,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我們似乎能夠依稀感觸到,在一個狹小而潮濕的雨巷中,一位年過耄耋的老人,獨自守著一大塊未完成的雕版,和一些零散的雕刻工具,孤獨地望著門外,雨水擊打在早已磨得锃亮的石板上,發出的滴答聲,更襯出老人的寂寥。
慶幸的是,韓國人的做法敲響了一些國內有識之士的警鐘,國人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無止爭論中開始覺醒,真正地將目光放在保護傳統文化的本身,一系列文化項目的申遺活動拉開了序幕。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作出決議,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與南京金陵刻經處、四川德格印經院的中國雕版印刷技藝正式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些承載著千年文化的技藝又一次獲得新生。
近年來,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雕版印刷作為一項表演項目和文化傳承,已經在多個國內外展會和活動中大放異彩,其中就包括去年的法蘭克福書展和今年的深圳文博會。為了弘揚雕版印刷技藝,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的“江蘇周”上,揚州雕版印刷的工匠們還分別為游客們展示雕刻、印刷、寫樣、齊欄這四個雕版印刷的關鍵步驟。雕版印刷還受了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前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少先隊員在中國科技館新館一起動手體驗了傳統版畫的印刷,所使用的印版便是通過雕版印刷雕刻而成的。在6月12日的中國“文化遺產日”上,我國著名的雕版藝術家黃小建還在北京國貿現場表演雕版印刷的技藝。隨著中國印刷博物館、揚州雕版印刷博物館等博物館的相繼建立,雕版印刷技藝進入了近百年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雖然國家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力度正在增強,人們對雕版印刷的興趣和關注程度逐年增高,但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舊的技藝總是要被新的技術所覆蓋,雕版承載的記憶和傳播的功能一定也會被現在的高科技所取代,但中華千年來傳承的文化精神卻永遠不能磨滅,也許,當一些身居水泥叢林中的人們日益被冷冰而枯燥的現代化設備操縱得身心疲憊時,沏上一杯香茶,拿起手中的刻刀,在茶香和刻刀聲中才能感受到一份安寧。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揚州雕版印刷“人氣”最旺
雕版印刷廣陵古籍刻印社4名高手曬技術
“活化石”雕版印刷的保存令人擔憂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