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產生紙塑包裝盒近5萬噸 回收不到1萬噸
2010-06-04 10:38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涂露芳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中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已經提出對生產源頭進行控制,提倡綠色設計和制造,通過回收再利用使資源重新回到生產領域。但這只是原則性規定,配套法規、條例沒有出臺,生產企業具體應承擔的責任、如何管理和處罰都不明確。
【CPP114】訊:喝完牛奶,將包裝盒倒干凈、擠扁、扔進回收箱,這是全球最大軟包裝企業利樂在中國的環保口號。但眼下,熱心市民發現,收集儲存的牛奶包裝盒不知送往何處。記者昨日(3日)獲悉,北京市商委與相關企業三年前就著手搭建利樂包回收網點,但進展緩慢。據估算,目前北京每年產生的紙塑包裝盒近5萬噸,能回收利用的不到1萬噸,絕大部分淪為白色垃圾。
●廢棄奶盒變身世博環保椅
牛奶、果汁等眾多利樂包封裝的飲品每天與市民親密接觸,常溫條件下長時間保鮮的特點為人們帶來極大便利。不過,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利樂包可以回收,而且利用價值很高。利樂包的無菌復合材料中紙、鋁箔、塑料的比例分別占75%、5%和20%,可加工成再生紙、塑料、彩樂板等產品。
上海世博園內,1000張環保長椅就完全由牛奶盒包裝制成,每條長椅要耗費856個奶盒;園區內4000多只造型別致的垃圾桶,也由近10萬個牛奶盒加工而成。
專家測算,每10萬噸廢棄的利樂包可以提煉出7萬噸木漿、0.5萬噸鋁箔,價值超過3.5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利樂包的平均回收率在30%左右,歐盟一些國家利樂包的回收率更高達70%以上。
●回收點難尋,20公斤才上門
北京利樂包回收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2007年在市商委支持下專業回收利樂包的聯合開源公司,原計劃在500個居民小區設立專門回收網點。不過,昨天記者撥通該公司的回收熱線,被告知已經不再進行利樂包的回收,相關業務轉給了另一家民營公司——聯合鼎盛。
“回收量太小,一個小區一天可能只有一兩公斤,城區這么大,又堵車,司機跑一趟拉回來連成本都不夠。”感覺很受挫的聯合開源前負責人李志新感嘆:“市民即便知道利樂包能回收,但真正養成收集利樂包的環保習慣,談何容易!”目前,北京利樂包的回收價格是每公斤8毛錢,大約100個1公斤,普通家庭費勁攢上一整月可能也湊不夠1公斤,自然就隨意丟棄了。
記者詢問街頭多家廢品回收點,沒有一家愿意收利樂包。“還不如廢紙呢,里面有層塑料,不好處理,造紙廠不要。”回收點攤主連連搖頭。還在堅持回收利樂包的聯合鼎盛公司也表示,只在大興、海淀有少量網點,重點與學校、機場等大客戶聯系,不太可能到普通家庭零星收購。“如果您手頭夠20公斤以上,我們就上門一趟。”工作人員答復。
●全市回收比例不足20%
實際上,回收利樂包的盈利空間看起來很誘人。利樂包回收價每噸800元,轉手給加工廠能賣到1000元至1200元,但回收環節的交通、人員成本如何消化是最大難題,這也直接導致北京利樂包的回收量還較低。
幾經輾轉,記者聯系到本市惟一一家專業分解利樂包的鑫宏鵬紙業。“現在的處理能力是每年1萬噸,北京回收上來的利樂包也就5000噸,生產線吃不飽的部分,主要靠蒙牛、三元、伊利在北京及周邊灌裝廠的利樂包邊角余料。”鑫宏鵬廠長郭振齊告訴記者。他估算,北京每年消費環節產生的利樂包及其他紙塑包裝材料總量高達5萬噸。
利樂包還可以粉碎后直接擠壓成彩樂板,再加工為色彩鮮艷的課桌椅、玩具、體育用品、高檔文具等。北京也有一家彩樂板工廠,每年能吃進三四千噸利樂包。因此,北京消費環節產生的利樂包等紙塑包裝,實際回收比例僅18%,絕大部分都混入普通生活垃圾被焚燒或填埋。而含有塑料、鋁箔的利樂包,焚燒會產生二■英等有害氣體,填埋又極難降解。
為了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鑫宏鵬明年打算新上3萬噸的處理項目,但原料從何而來不容樂觀。在北京試行垃圾分類后,鑫宏鵬正嘗試與環衛系統的垃圾分類廠合作,提高利樂包的回收效率。
“現在看設專門網點回收利樂包還不現實,更有效的方式是讓垃圾分揀人員、拾荒者知道利樂包的回收渠道。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我們目前不鼓勵他們收集利樂包去賣錢,而是引導他們將利樂包和生活垃圾分開,干干凈凈扔到可回收物垃圾箱。”利樂中國環保經理姚先生表示。
【記者手記】
提高包裝回收比例
需調動企業積極性
如何提高牛奶飲料盒的回收率?上海光明乳業今年2月底啟動了奶盒回收活動,消費者集滿10個任意品牌的空奶盒,就可以送到市內460家“光明新鮮屋”換購奶制品。短短3個月,光明已回收110萬個奶盒。擁有龐大銷售網絡的乳業巨頭,在回收利樂包裝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不會額外增加太多成本,這對北京很有借鑒意義。
另外,利樂公司在中國通過扶持十多家專業回收工廠,已經將利樂包回收比例提高到了15%,去年共計回收處理42000噸,約42億個包裝盒。另一家牛奶飲料包裝巨頭唯綠公司也正在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的校園展開牛奶盒創意大賽,廣泛宣傳包裝盒的可回收性。
國外經驗證明,強化生產企業對包裝物的回收責任是提高回收比例的有效方式。1991年生效的德國《防止和再生利用包裝廢物條例》,率先要求生產者負責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該條例明確制造者、包裝者、經銷者共同承擔回收和循環利用責任,從而大大減輕了政府處理廢棄物的負擔。
中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已經提出對生產源頭進行控制,提倡綠色設計和制造,通過回收再利用使資源重新回到生產領域。但這只是原則性規定,配套法規、條例沒有出臺,生產企業具體應承擔的責任、如何管理和處罰都不明確。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