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閱讀太"炫" 紙質書徹底邊緣化?
2010-05-13 15:05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作為出版人,一方面,我們對數字攝影迅速取代膠片攝影使整個膠片業全線崩潰的案例感到不寒而栗;另一方面,我們對上千年來的紙質出版和閱讀的歷史經驗與現實需求抱有固執的樂觀!眳怯瓿跽f,當前,堅持紙質出版的重要手段就是保護作者的著作權、掌握數字出版定價權。
【CPP114】訊:“我現在很少看紙質的讀物,上網閱讀不是更方便嗎?只要點擊一下鼠標,就OK了。”24歲的阮宏滔是北京霍夫曼公關公司的職員,平時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去買紙質書刊,她更愿意上網或用電子閱讀器等方式進行閱讀。
“我坐地鐵的時候常帶著電子閱讀器。”她一邊說一邊擺弄著自己新買的電紙書,神情挺得意,“你看,多‘炫’啊。”
“我們已經踏入數字閱讀時代,紙質書刊必將被取代。”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副主任王子舟說,“當然,‘取代’并不是說紙質書刊從此會消失,而是會被徹底邊緣化。”他指出,國外一些預測機構表示,在20年之后,也就是大約在2030年,這種情況將會發生。
新近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進行的《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我國數字化閱讀率持續增長,相對而言,紙質報紙和期刊的閱讀率則大幅度下降。2009年,我國18歲~70歲國民中接觸過數字化閱讀方式的國民比例已達24.6%。
在王子舟看來,最先消失的將會是工具書,其次消失的將會是報紙和雜志,“凌晨四五點鐘,各大報紙的內容就會發到你的電紙書上,一打開就可以看到,并且付的費用也少得多,你還會再去買報紙看嗎?不可能。”隨后消失的應是休閑讀物,“學術著作可能是最后的一塊堅守陣地”。
對于王子舟“紙質書刊將會消亡”的觀點,作家徐坤笑稱“聽過之后感到很沉重”,“好像作家都要被判死刑了,刑期為20年”。
作為已經“換筆”多年的作家,從不適應電腦寫作到“再也不愿回到手寫時代”,徐坤對新技術的到來有切身的體會。她認為,假如我們讀的是內容,“只要書寫的內容不變,書里傳遞出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氣質不變,文字寫在甲骨上、竹簡上、羊皮紙上或者宣紙上,都是使思想插上了文字的翅膀,通過各種承載物,到處傳播弘揚”。
“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我才會尋求數字閱讀,那就是在我找不到此書的紙質版本的時候。”被稱為“天才作家”的蔣方舟捍衛紙質閱讀。她目前就讀于清華大學新聞系,她認為,“紙質閱讀和數字閱讀最大的區別就是,數字閱讀大多是‘淺閱讀’,讀的是各種各樣的信息。”在她看來,其中很大一部分信息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蔣方舟內心最憧憬的就是李清照和她的丈夫在學生時代的讀書生活。“李清照所謂‘目往神受,樂在聲色犬馬之上’,在當下或許該被表述為‘白紙墨香,樂在‘漢王’和‘iPad’之上。”她無奈地說。
閱讀習慣的改變必將為傳統出版業帶來新的挑戰。“在數字閱讀時代,個人出版將成為趨勢,出版正在被‘傻瓜化’。”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應用理論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國認為,隨著博客、維基百科、盛大文學等交互式閱讀和發表的平臺日益繁榮,每個人是讀者的同時也可以是出版者。在個人出版時代,編輯將不再是“把關人”,文化選擇權利將由網民掌握。網民將通過點擊率和評價來實現“知識的網絡民主”。
涉足數字出版多年的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方中華對此表示認同,“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未來印刷機將會像打印機一樣方便快捷,并且將普及到每一個家庭,人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印制出自己所需要的書。屆時,大型圖書印刷廠將會消失,人類將會進入按需印刷的時代。”他表示,電子商務在出版產業鏈上將會成為主流,“隨著當當網、淘寶網的出現,像新華書店這樣的大型書店未來將會慢慢退出市場”。
北京出版集團董事長吳雨初則認為,“在技術發展迅猛的時代,對出版界走向的任何結論性的斷言都應該非常慎重”,紙質閱讀與數字閱讀應“各有其長,部分重合,互不替代,二者共興”。
“作為出版人,一方面,我們對數字攝影迅速取代膠片攝影使整個膠片業全線崩潰的案例感到不寒而栗;另一方面,我們對上千年來的紙質出版和閱讀的歷史經驗與現實需求抱有固執的樂觀。”吳雨初說,當前,堅持紙質出版的重要手段就是保護作者的著作權、掌握數字出版定價權。
“不消滅書本和紙張,我死不瞑目。”這是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2003年在西班牙皇家學院演講時所發表的言論。吳雨初卻認為,如果比爾蓋茨是蘭登書屋的創始人,他也許會說:“數字出版100年也替代不了紙質出版。”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電子閱讀器市場驟然火爆 競爭加劇或提前變紅海
別沖動,電子閱讀器
電子閱讀器高價源于壟斷?
國內電子閱讀器價格將進一步走低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