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裝無線膠訂線生產故障與質量控制
2010-03-18 09:56 來源:互聯網 責編:Victoria
- 摘要:
- 送書小車靠板與門刀不平行,產生切口;書本送書過道間隙不當,過緊輸送阻力大,過松搖晃不穩;側刀在刀架上測量前后尺寸不一,應更換刀殼或校準刀架;毛刷扒書不到位及推書塊不齊,推書不平穩。
【CPP114】訊:平裝膠訂線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將不同的書分堆放,在質量管理上先做出樣本書,質檢人員簽字后,按樣本進行生產。質量控制不外兩個方面:一是各工序的數據化、規范化;二是工藝設計和工作流程的管理。前者要求各工序實行規范操作,后者是制定工作流程和工序的操作要求。
在生產實踐中80%的質量事故都因操作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造成的,20%是工藝原因及材料造成的,要使80%的事故消失在萌芽狀態,必須了解技術要求。
1. 膠訂生產中的故障
1) 圓背
書夾子中書位高及書帖闖齊臺太低,書帖伸出應控制在11mm~12mm,應提高托實板位置;起槽刀太高,應降低起槽刀盤位置,書帖凹槽深度控制在1.0mm以內。
2) 斜背書
膠溫過高,在落書時書背未固化而落斜,根據紙質及季節變化調節膠溫,一般控制在160C~180C;機速過快,應使用固化時間短的膠,并降低機速;書夾子開口過大,調到書帖厚度為15mm,同時調窄落書過道、擋桿。
3) 書本訂口、切口部分不成矩形
應調節托實板與夾書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使書背訂口上下一致。
4) 封面粘壞
上封滾筒上有野膠,粘住書封面,成型機構下底板粘膠,兩側夾緊板有膠粘住封一、封四,所以經常清除余膠,使用甲基硅油預防野膠;背膠輪上膠時間過長,產生野膠,應微調上膠時間,盡量不產生野膠并適度降低膠溫。
5) 書封面褶皺或錯位
書夾子中書位過高,應提高托實板位置;起槽刀太高應降低起槽刀盤位置;膠水溫度太低應提高膠溫;勻膠棒留有膠水,應調整勻膠棒刮膠板間隙使其為零,并檢查勻膠棒內加熱管工作狀況;裝訂速度過快,應調低機速及延長干燥時間后再裁切。
6) 杠線
書帖闖齊臺太高或書夾子中書位低,應降低托實板的位置;起槽刀太低,應提高起槽刀盤位置;托實機構側面夾緊力太大,應向外適量調節側夾緊板位置。
7) 氣泡或蜂窩狀膠膜
書夾子中書位高及托實板太低,應提高托實板位置;背膠溫度太低或勻膠棒溫度太低,測量后提高溫度。
8) 書背裂口或擠壓過度
書夾子中書位低,應降低托實板位置;上封滾筒壓力過大,保證上封滾筒與書夾體底平面間距為9mm,上膠輪上膠過多,將上膠輪與刮膠板的間隙調至0.2-0.5mm;上膠輪過高造成壓力過大,保證上膠輪與書背面接觸,能頂開書背,使膠少量地滲入書頁。
9) 書前頭劈開或翻邊
銑背刀刃口鈍化,應把刀刃磨鋒利并經常去掉粘膠,最好不用該機進行返修書加工;銑背刀支撐盤調節不當,應重新調整。
10) 散帖
銑背深度不夠;起槽的凹槽深淺不當、槽距不當,使糟深7.0mm左右,間距在5—10mm之間;熱熔膠溫度過低,缺乏流動性和滲透性,粘接不牢,應按紙質提高膠溫;熱熔膠選型不當,應選擇與紙張克重規格相當的熱熔膠,對保存價值高的銅版紙書,避免用熱熔膠工藝裝訂,采用先鎖線后上膠的方式,防止散帖。
11) 書背中間部分不平整
書本在下落時落差過大,在小聯板上打出凹槽;膠溫過高使書背在上膠時厚薄不勻;起槽不光潔、紙毛未掉、背膠無法平整;銑背刀不鋒利、刀刃角度不對或與靠板間隙過大,造成銑背不光潔,上膠后不平整;托實板位置太低等。
13) 寬書背
起槽刀支撐板沒和書夾子對齊;上封滾筒過高,對書背形成壓力過大;背膠上膠輪過高,使膠滲入書頁之間;書芯松散未捆緊等;銑背不光潔、毛糙。
14) 楔形
上膠輪與書夾體底平面間距過小,應降低上膠輪位置。
15) 膠膜不均勻
側膠和底膠裝置高低及里外位置沒調好;上膠輪與刮膠板、勻膠棒與刮膠板間隙調節不當,應重新調整;勻膠棒與書芯距離不準,勻膠棒加熱不好,勻膠棒與書背不平行等。
在生產實踐中80%的質量事故都因操作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造成的,20%是工藝原因及材料造成的,要使80%的事故消失在萌芽狀態,必須了解技術要求。
1. 膠訂生產中的故障
1) 圓背
書夾子中書位高及書帖闖齊臺太低,書帖伸出應控制在11mm~12mm,應提高托實板位置;起槽刀太高,應降低起槽刀盤位置,書帖凹槽深度控制在1.0mm以內。
2) 斜背書
膠溫過高,在落書時書背未固化而落斜,根據紙質及季節變化調節膠溫,一般控制在160C~180C;機速過快,應使用固化時間短的膠,并降低機速;書夾子開口過大,調到書帖厚度為15mm,同時調窄落書過道、擋桿。
3) 書本訂口、切口部分不成矩形
應調節托實板與夾書器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使書背訂口上下一致。
4) 封面粘壞
上封滾筒上有野膠,粘住書封面,成型機構下底板粘膠,兩側夾緊板有膠粘住封一、封四,所以經常清除余膠,使用甲基硅油預防野膠;背膠輪上膠時間過長,產生野膠,應微調上膠時間,盡量不產生野膠并適度降低膠溫。
5) 書封面褶皺或錯位
書夾子中書位過高,應提高托實板位置;起槽刀太高應降低起槽刀盤位置;膠水溫度太低應提高膠溫;勻膠棒留有膠水,應調整勻膠棒刮膠板間隙使其為零,并檢查勻膠棒內加熱管工作狀況;裝訂速度過快,應調低機速及延長干燥時間后再裁切。
6) 杠線
書帖闖齊臺太高或書夾子中書位低,應降低托實板的位置;起槽刀太低,應提高起槽刀盤位置;托實機構側面夾緊力太大,應向外適量調節側夾緊板位置。
7) 氣泡或蜂窩狀膠膜
書夾子中書位高及托實板太低,應提高托實板位置;背膠溫度太低或勻膠棒溫度太低,測量后提高溫度。
8) 書背裂口或擠壓過度
書夾子中書位低,應降低托實板位置;上封滾筒壓力過大,保證上封滾筒與書夾體底平面間距為9mm,上膠輪上膠過多,將上膠輪與刮膠板的間隙調至0.2-0.5mm;上膠輪過高造成壓力過大,保證上膠輪與書背面接觸,能頂開書背,使膠少量地滲入書頁。
9) 書前頭劈開或翻邊
銑背刀刃口鈍化,應把刀刃磨鋒利并經常去掉粘膠,最好不用該機進行返修書加工;銑背刀支撐盤調節不當,應重新調整。
10) 散帖
銑背深度不夠;起槽的凹槽深淺不當、槽距不當,使糟深7.0mm左右,間距在5—10mm之間;熱熔膠溫度過低,缺乏流動性和滲透性,粘接不牢,應按紙質提高膠溫;熱熔膠選型不當,應選擇與紙張克重規格相當的熱熔膠,對保存價值高的銅版紙書,避免用熱熔膠工藝裝訂,采用先鎖線后上膠的方式,防止散帖。
11) 書背中間部分不平整
書本在下落時落差過大,在小聯板上打出凹槽;膠溫過高使書背在上膠時厚薄不勻;起槽不光潔、紙毛未掉、背膠無法平整;銑背刀不鋒利、刀刃角度不對或與靠板間隙過大,造成銑背不光潔,上膠后不平整;托實板位置太低等。
13) 寬書背
起槽刀支撐板沒和書夾子對齊;上封滾筒過高,對書背形成壓力過大;背膠上膠輪過高,使膠滲入書頁之間;書芯松散未捆緊等;銑背不光潔、毛糙。
14) 楔形
上膠輪與書夾體底平面間距過小,應降低上膠輪位置。
15) 膠膜不均勻
側膠和底膠裝置高低及里外位置沒調好;上膠輪與刮膠板、勻膠棒與刮膠板間隙調節不當,應重新調整;勻膠棒與書芯距離不準,勻膠棒加熱不好,勻膠棒與書背不平行等。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