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顯現出“輸血型”經濟特征
2010-02-26 14:28 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編:樂軒
- 摘要:
- 另悉,2009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9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15萬人;國家外匯儲備2399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282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0.1%;財政收入68477億元,比上年增加7147億元,增長11.7%。
數據顯示,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7%;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0.7%;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5.4%,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下降7.9%。
經濟基本面健康
“gdp和cpi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性數據。”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這表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健康的,政策主導的‘輸血型’經濟特征開始顯現。”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6%,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下降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6%,上升0.8個百分點。
孫立堅進一步分析到,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基本與市場預期一致,從目前經濟結構看,政府短期內不會改變“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是很牢固,可能出現反復和波動”。
造血功能待加強
“我們從數據中看到,中國經濟仍然存在一些隱患,這正是‘輸血型’經濟帶來的‘后遺癥’。”在孫立堅看來,2010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年份,要在守住基本面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市場自身造血功能。
具體而言,危機中采用的一系列舉措使市場流動性過剩,銀行貸款更多地流向房地產和資本市場,形成了一定的“泡沫”風險。初步核算,去年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60.6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7%;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22萬億元,增長32.4%;流通中現金(m0)余額為3.8萬億元,增長11.8%。
“因此,中國經濟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對局部進行結構調整,將銀行貸款拉回到實體經濟。”孫立堅認為,“只有逐步加強市場自身造血功能,中國經濟才可能真正走出金融危機的影響。”
另悉,2009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9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15萬人;國家外匯儲備2399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億美元;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282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0.1%;財政收入68477億元,比上年增加7147億元,增長11.7%。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2010年中國經濟將面臨的三重隱憂
網商已成中國經濟新興驅動力
明年中國經濟數據預測:投資增速或達30%左右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