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發喜糖:從“一把抓”到精包裝
2010-01-07 09:39 來源:揚州晚報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吳老師原來在揚州職大從事教育工作。他告訴記者,1999年他退休后,正好參加一名同事孩子的婚禮,當時他收到的喜糖是用紙質盒子包裝的,比較起當年流行的塑料質地的袋子,屬于時髦的,他感到愛不釋手,于是就帶回家。慢慢地,他發現喜糖包裝物越來越精美,從而動起了收集的念頭。
【CPP114】訊:新人結婚,少不了要給左右鄰居、親朋好友發喜糖。老城區東關街社區退休老教師吳振貴是個有心人,10年前就開始關注并收集喜糖包裝物,從中看到了揚州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吳老師家后,他立即拎出了三四只大塑料包裝袋,從里面倒出了近千只紅色的各種喜糖包裝物。記者看到,這些包裝物有塑料的、紙質的及金屬絲的等;紙質里的形狀有心形、圓柱形及手提包式等;更精巧的還有鏤空的等等。其中無一例外都有紅彤彤的“雙喜”字。
10年前開始收集喜糖包裝
吳老師原來在揚州職大從事教育工作。他告訴記者,1999年他退休后,正好參加一名同事孩子的婚禮,當時他收到的喜糖是用紙質盒子包裝的,比較起當年流行的塑料質地的袋子,屬于時髦的,他感到愛不釋手,于是就帶回家。慢慢地,他發現喜糖包裝物越來越精美,從而動起了收集的念頭。
吳老師收集喜糖包裝物可以用“用心”來形容。他受邀參加婚禮,最關心的就是人家發什么樣的喜糖及其包裝物;他與朋友交往時,談得最多、請人家幫忙最多的也是喜糖包裝物;他走在路上,看到路上有喜糖盒,確認干凈整齊的就撿起來。
據吳老師介紹,他與老伴是1967年結的婚,當時發喜糖,是父母用圍裙兜起喜糖,挨家挨戶發,俗稱“一把抓”,喜糖也是紅糖做的硬糖塊,只有講究的人家用紅紙包喜糖分發。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人們更關注喜糖的質量,用以衡量一對新人的家庭條件。改革開放后,揚州人發喜糖開始用“雜糖”,奶糖、水果糖、花生糖等各買若干,回家后摻雜在一起分發,后來,商店也主動賣起了“雜糖”。再后來,巧克力豆(酒精巧克力)、大白兔奶糖成了喜糖的主力軍。
如今更注重喜糖的精包裝
喜糖包裝源于塑料袋的興起,1990年前后,市場上出現了印有大紅雙喜的小塑料袋,用來專門包喜糖,八塊或十塊喜糖放進后,用蠟燭火焰熏一下封口;幾年后,紅色尼龍絲帶織成的小網兜成為喜糖包裝物,口上用黃繩一拉封口,時髦多了。
跨入新世紀后,紙質喜糖包裝盒嶄露頭角,首先出現的是一對盒裝心型巧克力,慢慢地各種造型就流行起來,最值得稱道的是近年出現的金屬絲鏤空、絨毛娃娃等喜糖包裝,奇怪的是,包裝物內的喜糖越來越少,最少的只有一塊。
上月18日,吳老師受邀參加他的一名學生的婚禮,是在五星級酒店南京狀元樓舉辦的,婚房就在酒店內,花1.8萬元租的。吳老師收到的“喜糖盒”已經不是盒子,而是用綢布托底紅色尼龍絲配穗子做的“網兜”,“喜糖”除一枚巧克力外,下面放的是一小瓶蜂蜜,瓶蓋上寫著“甜蜜蜜”三字。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