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思考與實踐探索
2009-12-15 00: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編:肖慶
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思考
(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常州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
2008年,我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202.2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通過發展文化產業,可以整合文化資源,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合理的生產力布局,為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積蓄力量。
(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推進常州市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舉措
2008年常州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836.4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對GDP貢獻份額達到38%,軟件、動漫產業的銷售收入分別達到55億元、9.6億元。文化產業的發展將直接提升第三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時,由于文化產業科技含量高、污染小、資源消耗少,利于加快常州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提升常州市文化軟實力,增強城市綜合實力的必然選擇
常州市將“文化產業發達”作為“文化常州”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要以文化產業發展為抓手,促進常州市經濟、文化、科技和人才資源的有效整合,努力提升城市品牌和輻射力,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發展文化產業的實踐探索
(一)始終堅持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根本目標
常州市相繼開發運營了中華恐龍園、天寧寶塔、春秋淹城遺址、常州文化城等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旨在提供文化旅游、創意設計、數字體驗等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常州市成立文化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創意產業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常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對今后三年“做強重點文化行業、做優特色文化園區、做大骨干文化企業”進行部署和規劃。
完善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常州市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常州的意見》、《關于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若干經濟政策的意見》、《關于鼓勵和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常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和扶持創意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多個文件,為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加大投入,扶持文化產業發展。2006年至2008年,市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扶持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09年起,市區兩級財政安排5000萬元,連續5年,共將投入2.5億元設立創意產業專項扶持資金。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的資金支持,2008年共有六個項目獲得860多萬元的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的支持。
強化服務,保障文化產業發展。以創意產業發展為例,常州市搭建了國家級二維無紙動漫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省級創意產業技術開發公共服務平臺、省級創意人才培訓中心、投融資等平臺,形成了一條龍服務體系。全力打造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這一具有國際水準的、專業化的產權交易平臺和交流平臺。2008年藝術周達成合作項目47個,成交額16億元。
(二)始終堅持將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核心動力
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文化管理新體制。2007年市組建了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版權局),統一行使原文化、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版權、文物部門的職責。2008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文化行政綜合執法支隊。
加強資源整合,構建文化發展新機制。一是推進制播分離改革。常州廣播電視臺將影視劇制作等經營性業務從事業體制中剝離出來,成立常州廣播電視發展總公司。2008年常州廣播電視臺各項營業收入達到5.6億元,廣告創收接近3億元。二是推進報網整合。將互聯網新聞中心歸并到常州日報社進行管理,整合成立《中國常州網》,著力打造常州的重要門戶網站。現日均點擊訪問量達到60萬人次,2008年營業收入達到150萬元。三是文藝院團劇組制改革。打破劇團和劇種的界限,以劇組制為中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在大力推進國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積極培育和扶持民營文化企業的發展,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民間資本進入文化領域。至2008年末,全市文化產業單位中私營單位2908家,占文化產業單位總數超過了3/4。
(三)始終堅持將統籌整合文化資源、實施重大項目帶動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基本途徑
發揮品牌效應,做大文化企業。動漫游戲品牌:以產業基地和園區建設為核心,著力推進動漫游戲企業的發展,形成了卡龍影視動畫產業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完成了30部動畫片、4部動畫電影,有25部作品分別獲得了“白玉蘭獎“美猴獎”等獎項。文化旅游品牌:著力推進以中華恐龍園等為代表的一批文化旅游重點企業的發展。2008年全市接待境內外旅游者近3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34億元,旅游增加值11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到4.97%。文化制造品牌:2009年全市擁有印刷企業1030家,其中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31家,超億元的6家。2008年印刷業實現總產值53.72億元。
結合傳統特色,放大產業優勢。開發傳統文化資源:2008年在特色文化鄉鎮薛家鎮建設華夏工藝美術產業博覽園。開發歷史遺跡資源:以2500年歷史的春秋淹城遺址為核心資源,建設中國春秋淹城旅游區。開發工業遺存資源:圍繞“運河文化、工業遺存、創意產業”三大主題,將常州市沿運河的一批老舊工業廠房,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對其進行保護性開發,建設“運河五號”創意街區、“八零創意工廠”等。
利用國外資源,發展本地產業。常州市與韓國江源情報文化振興院簽訂《合作協議》,每年共同制度3-4部系列劇作品。與韓國、日本等有關企業的合作,組建“亞洲動畫聯盟”,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一些企業聘請國外優秀編劇、導演等專業人才,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動漫影視作品。
(四)始終堅持將科技進步與創新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撐
常州以創意產業為重點,以創新基地為支撐,著力培育發展新興文化業態。2008年動漫及衍生產品銷售超10億元。動漫企業正由簡單承接加工向具有原創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企業轉變。
以園區為平臺,促進產業集聚。全力打造常州創意產業基地等7大特色產業園區,推動創意產業集群發展。
以科技為手段,發展新興業態。常州市數字電視產業快速發展,已擁有數字有線電視傳輸節目85套,數字電視用戶16萬戶;已在1000多輛公交車、超過600家單位分別安裝車載電視和移動電視接收終端,每天受眾超過20萬人次;已開通5個頻道的節目CMMB手機電視;已成為很多常州市民新的生活方式的《常州手機報》,定制客戶接近18萬人,2008年營業收入150萬元。
(五)始終堅持將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基礎保障
2008年常州市文化產業從業人數6.1萬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數達到1.9萬人,占全部從業人數的比重超過30%。特別是以互聯網信息服務為主的網絡文化產業,大專以上人才超過70%以上。
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加快培養文化產業人才。制定《常州市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人才建設工作實施意見》,加快文化產業人才的培養。設立新聞文化“廣玉蘭獎”,對文化人才進行表彰和獎勵。
建立專門培訓機構,專業培訓文化產業人才。建設常州科教城三期——常州國際創新基地,依托全國首家國家級示范性高等職業教育園區,共建實訓基地。12家在常州高校開設了各類動漫或相關專業,在校學生達到2500多人,每年輸送動畫人才近1000人。
利用國際交流平臺,培育文化產業高端人才。常州市與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簽署了《中韓游戲產業人才培訓合作備忘錄》,標志著常州成為中韓兩國的網絡游戲人才培訓的重要載體。 (作者為中共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柳斌杰:新聞出版總署將重點推進數字出版業建設
何曼玲榮獲第十屆畢昇印刷杰出成就獎
我國新聞出版業總產值今年將突破1萬億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