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為何難行海外路?
2009-12-07 09:08 來源:人民日報 責編:涂運
- 摘要:
- “現在的文學譯介大部分仍是四大名著、唐詩一類的中國古代文學經典,現當代文學作品少之又少。”有統計表明,恰恰是中國菜譜、中醫、氣功、風水之類的圖書最易“走出去”;日本因為與中國一衣帶水,文化傳統上多有共通,所以對中國古代經典最為崇尚。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外的紙質閱讀也被網絡閱讀蠶食,整體的圖書消費也日趨下降。
【CPP114】訊:“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圖書出版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如果說翻譯是中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那么出版則相當于承載這座橋梁的大地。某種程度上說,翻譯與出版息息相關,對外圖書的出版離不開翻譯,出版的狀況同樣會影響到翻譯的發展。外文出版社與作家出版社雖然市場定位不同,但卻或多或少面臨著類似的困境。
外文出版社總編輯李振國:市場萎縮,才是幕后推手
外文出版社成立于1952年,是對外介紹中國的國際化專業出版機構。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家“國”字頭出版社用43種文字翻譯出版了2萬余種圖書,共計印刷4億多冊,發行到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文學譯介正陷入低谷,非常不樂觀”。外文出版社總編輯李振國憂心忡忡地說。
他說,近年來比較成功地將中國文學推向世界圖書市場的案例只有兩個:暢銷小說《狼圖騰》,以及《21世紀中國當代文學書庫》(以下簡稱《21世紀書庫》),后者是由外文出版社組織編譯的。
“這兩個案例代表了當前國內圖書譯介的兩種運作模式。”李振國介紹!独菆D騰》由世界最著名的英語圖 書出版商企鵝出版集團和國內的長江文藝出版社共同翻譯,企鵝出版社全權負責在國外的發行;《21世紀書庫》則是由國家財政支持的外宣圖書,由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負責出口。
不過,即使企鵝出版集團在國外具有發行優勢,英文版《狼圖騰》最主要的銷售還是在中國國內。
同樣的情況在由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發布的《2006年中國主題圖書在主要發達國家的出版情況概述》中也得到了印證: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美、日、法、英、德這五個最主要的中國主題圖書出版國,共出版3090種,其中文學類譯作只有92種,不足3%,由中國籍譯者翻譯的作品更是蹤影難覓。
中國圖書特別是文學類圖書的對外譯介為何慘淡?李振國給出答案:“是制度差異、文化隔閡、閱讀習慣、 制作成本等多種因素造成的市場萎縮”。
“現在的文學譯介大部分仍是四大名著、唐詩一類的中國古代文學經典,現當代文學作品少之又少。”有統計表明,恰恰是中國菜譜、中醫、氣功、風水之類的圖書最易“走出去”;日本因為與中國一衣帶水,文化傳統上多有共通,所以對中國古代經典最為崇尚。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外的紙質閱讀也被網絡閱讀蠶食,整體的圖書消費也日趨下降。
而李振國還擔心,長期市場萎縮,將使文學翻譯的堅守者們日漸稀少。有一種說法,認為目前全國從事文學翻譯的專職人才不足200人,而李振國卻堅定地認為,“不會超過50人”,且“一半以上都年過半百”。
他還有一種擔心:目前,全國專職承擔對外圖書出版任務的只有3家單位:外文局、華語教學出版社和五洲出版社,生存狀態大同小異,而嚴峻形勢還會加劇,“特別是出版社轉企改制之后,沒有了國家的財政支持,完全依靠市場主體,文學翻譯這一塊勢必會更加萎縮。”李振國的話語里滿是憂慮。
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海外市場?不敢也不想
作家出版社是一家成立于1953年的國家級大型文學出版社,由中國作家協會主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主辦。該社出版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哈佛女孩劉亦婷》、《霜冷長河》、《千年一嘆》、《三重門》等眾多國內圖書市場的暢銷書。
“我們基本放棄了圖書海外出版市場。”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直言不諱。
“放棄”,是因為“不敢”,也因為“不想”。
他說,中國圖書的國外市場整體不是很好,很多國內暢銷、口碑又不錯的文學書,卻不一定能符合國外的需求,“比如,小說《狼圖騰》在國內的正版銷量有50萬冊,據說英文版才不過2萬本。”何建明認為,國外的出版社和讀者,更青睞那些遠離現實社會,帶有“中國傳說”意味,又有明顯的“中國符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書。
他坦言,近幾年來,通過參加國際性的書展活動,如今年中國成為法蘭克福書展的主賓國,中國圖書在海外的影響力日益擴大,“這是一件很好的事”。他說,外文出版社出版了很多針對海外市場的圖書,作家出版社其實也想做,但“我們這樣的出版社,與海外市場的銜接太不夠了”,加上國內的圖書市場已經非常廣闊,兩相比較,和許多商業出版社一樣,還是舍棄了風險系數比較高的國外市場,將更多的財力、物力、人力投向了國內的圖書市場。
身為一位報告文學作家,這位“作家社長”談及中國文學圖書走出去所面臨的諸多難題時,還有一個深切的體會:中國當代文學創作自身陷入了困境。
“中國缺少真正的原創好作品。”他說。“文學創作看似熱鬧,但每年真正能進入到高端文學評論和盤點的不過10余本”。何建明表示,兩類現象最能代表原創作品匱乏的現狀:一種是同類作品跟風頻現,只要一本書暢銷,類似的跟風之作馬上就會充斥到市場上來;另一種則是復制。當代文學整體缺少文化品位,缺少能夠反映現實生活,與時代精神相符的“原創力”強的作品,“如果連本國的讀者都不愛看,不買賬,又談什么走出國門呢?”
他直感嘆,過去,像巴金、魯迅這樣的著名作家,本身也是外語行家,既能翻譯自己的作品,還能通過翻譯把國外的作家、作品介紹給讀者,而現在,“這樣的當代作家太少了”。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日本百年報紙首次虧損 報業集團紛紛重整結構
默多克:網站非法轉載報紙如同盜竊
鄔書林強調:中國出版業要加大科技出版比重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