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仿畫幾可亂真 無損“山寨”魅力
2009-11-21 00:00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責編:肖慶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宣紙上浮現出點點房舍、竹橋、扁舟、城河,岸旁路上坐在轎里的婦人頭戴楊柳花,轎后跟隨著零星挑擔的、提籃的、騎馬的……。
正當你一眼認出這是國寶名畫《清明上河圖》里汴京城郊的景色,“喀擦!”一聲,打印機里的墨盒剛好用完,已經印出五分之一篇幅的《清明上河圖》,也宣告報銷。
這是所有仿畫人心里的噩夢!
拜科技發達之賜,與古代器物的仿制相比,原尺寸的書畫復制已經脫離了手工技藝,進入了計算機修圖、印制、輸出的時代。一般認為,仿畫人不用苦守高溫的窯爐,也無須接觸有毒的陶釉,只需坐在冷氣房里,動一下桌上的鼠標,或是調整屏幕上的色彩明暗,再輕輕一按,就能輕松地從大型打印機里輸出縱150公分、橫230公分,幾乎與古書畫一模一樣的復制畫,實在輕松。
但,果真如此嗎?
真,就是美
“書畫復制,不是要求‘美’,而是要求‘真’,”印杰影像公司技術長諶懷椿一語道出計算機畫師的神圣使命。但要達到“真”的境界,卻比求“美”更難。
臺北故宮的院史上,恐怕只有早年的日本書畫出版公司“二玄社”,曾經獲準進入故宮的照相間近距離拍攝書畫。在這之后所有的授權復制,故宮大多只提供正片或掃描自底片的數字檔案。
2000年開始,臺灣愛普生(EPSON)的子公司“印杰影像”取得故宮的授權,復制過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的唐代摹本、唐代書法家懷素的《自敘帖》、清宮畫師郎世寧的《百駿圖》,以及此時正在故宮展出的金人武元直《赤壁圖》等一百多幅書畫作品。現任故宮院長周功鑫辦公室墻上掛著的復制明代唐寅《溪山漁隱圖》,也是印杰的作品。
為了再現這些古畫的“真”,仿制的流程首重拍照底片的質量。拍照的角度、現場光線以及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復制畫的成敗。但由于被授權復制的業者不能進入故宮拍攝原畫,無法控制的變量太多,因此諶懷椿坦承,“百分之百的仿真,已不太可能。”
業者若是拿到8×10或10×5的底片正片,還得經過影像掃描,才能轉換成可在計算機屏幕上“處理”的數字文件。可以預見的是,每經過一道手續,復制的結果就離“本尊”越遠。
拼湊《清明上河圖》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時,由宮廷畫師諶枚、孫祜、金昆、戴洪與程志道5人所繪制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是臺北故宮典藏知名度最高的畫作。這幅展卷可達12米的作品,足足比北京故宮所藏最早的北宋張擇端版本長了一倍,不但保留張本最早的汴京春色,更加添戲劇、猴戲、擂臺等清代民間生活樣貌。
為了復制這幅清院本《清明上河圖》,故宮把整幅畫作拆成24張照片。諶懷椿表示,影像輸進計算機后,首先兩兩合并起來進行修圖,但或許是原拍攝角度的差異,計算機拼湊起來的屋檐往往出現高低落差、“搭不起來”,應該表現一致的色澤明暗也有歧異。
“我們只能一點一點慢慢地修。”諶懷椿表示,每當看到不自然的線條或黑點,便須請教故宮專家,確定是否為原畫所有,如果是臟點,就用Photoshop繪圖軟件修掉。
修圖的過程傷眼、傷神,進度快不起來。“中國古畫帶有暈黃色,眼睛盯著屏幕5、6小時下來,早已分不清楚上面的黃色究竟是偏綠還是偏紅了!”
“再者,屏幕本身是會發光的透光體,而紙張是會折射光線的反光體,兩者有視覺感受的落差,因此每次修圖之后,都得打印出來加以確認,跟故宮提供的照片互相比對。”
大致而言,在計算機上修改、組裝出完整的《清明上河圖》,約需2個月。諶懷椿說,以修改的技術而論,中國傳統水墨書畫的難度較高,因其線條曲折迂回,而且墨色層次萬千,尤以“灰色”最難處理,黑與白的拿捏稍微出錯,整幅畫作的“氣韻”便消失殆盡;反觀意大利籍清宮畫師朗世寧的《雪點鵰》等彩繪工筆畫作,受西洋畫風影響,具“構圖”的概念,有比較明確的勾勒線條,因此修改較為容易,也較無模糊、曖昧的空間。
七彩墨色,噴出一片中國山水
修完圖后,便可用噴墨打印機輸出成品。諶懷椿指出,C、M、Y、K為彩色印刷4原色,分別是藍、洋紅、黃、黑,再加上淡色系的LM(淡紅)、LC(淡藍)、LK(灰色)共7支墨盒,就能印出中國古畫所有的顏色。
此外,為了讓色彩飽滿、厚實,打印機還須要有高分辨率,在長、寬各1英寸(2.54公分)的輸出面積上,必需要能容納1,440×2,880個色點。
在紙張的選擇方面,如要制作滾動條,一般選用較薄的宣紙;但若是要裱框,則用較厚的藝術紙。諶懷椿表示,這兩種都是進口紙張,可防水、抗光75年。
日前掛在圓山飯店廁所里的王寵“書詩”扇面仿字,讓大陸學者誤以為是真跡,再看看故宮禮品部里那些雙眼盯著字畫出神的西方游客,在在讓人心里打個問號:我們的書畫復制,是否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
諶懷椿倒不如此認為,“任何的復制畫永遠都不能和真品比較。只要拿一支25倍的放大鏡去看,任何人都能清楚看見復制品上的印刷墨點。”
“復制的書畫,讓一般民眾只要花費合理的價錢,就能擁有無價國寶的美感,”印杰總經理周淑菁說。
在這機械復制的年代里,復(仿)制品縱使不再擁有真品的“靈光”,卻無損其“山寨”的魅力。(摘自臺灣《光華》雜志;作者:朱立群)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