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大事記:1977年
2009-09-24 09:47 來源:中國網 責編:樂軒
中共十一大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到會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著全國3500多萬黨員。
這次大會,是在揭批江青集團進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復和整頓,廣大群眾渴望對“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進行全面清理、撥亂反正的情況下召開的。大會共有3項議程:(1)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報告;(2)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3)選舉中央委員會。
華國鋒代表中央向大會作了政治報告,葉劍英代表中央向大會作了《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大會經過分組討論,通過了政治報告、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代表們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其中中央委員201人,候補委員132人。鄧小平為大會致閉幕詞,強調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澤東主席為黨樹立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努力開創新的政治局面。
這次大會總結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宣告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重申在二十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任務。但這次大會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因而沒有從根本上著手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
鄧小平恢復職務
粉碎“四人幫”后,因“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和“天安門事件”被打倒的鄧小平,成了中國政治舞臺上的“焦點人物”。當時,黨內外都期待鄧小平能夠早日復出。
對黨內外的呼聲,當時黨的主要領導人華國鋒沒有置之不理。他認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決定的,批是必要的”,為了不給國內外敵對勢力造成所謂政變的口實,避免大的波動,他認為鄧小平同志的問題應當解決,但是要有步驟,要有一個過程,即采取“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解決辦法。1976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鄧小平閱讀中央文件的權利。
當時,在黨內主抓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人的支持和授意下,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同時發表的社論卻提出“兩個凡是”的指導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種對毛澤東生前的決策和指示拒絕作任何分析的觀點的出現,說明長期以來“左”的指導思想還未從根本上改變,也給鄧小平復出制造了障礙。
“兩個凡是”提出不久,1977年4月,尚未恢復領導職務的鄧小平在給黨中央的信中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此后,他多次在不同場合批評“兩個凡是”。陳云、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等一批老同志也反復強調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抵制“兩個凡是”的推行。
在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努力和華國鋒的支持下,鄧小平的復出提升了日程。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十屆三中全會,一致通過《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職務的決議》,從而正式恢復了鄧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這樣,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之后,形成了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領導層。
恢復高考
1977年8月4日至8日,正式復出不久的鄧小平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邀請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參加。8月6日下午,會議討論的重點轉移到高校招生這個熱點問題。在此之前,教育部以“來不及改變”為由,決定仍然維持“文革”中推薦上大學的辦法,并剛剛將方案送出上報中央。這引起了與會者的反對,紛紛揭露這種辦法的弊病,并主張立即恢復高考,建議如果時間來不及可推遲當年招生時間。這些意見得到鄧小平的支持,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報送中央的報告追回來,拍板決定當年就恢復高考,并要教育部追回上午剛送出的給國務院的報告。鄧小平親自修改了教育部起草的招生文件,關于招生的條件,主要抓兩條:本人表現好,第二是擇優錄取。由于鄧小平的果斷拍板,10月初,中央政治局討論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中旬,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關于197 7年高校招生的意見,恢復全國統一考試,凡是工人、農民、知青、干部、應屆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報考。
1977年12月10日,中國570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場,雖然按當時的條件,只錄取了不到30萬人,但是高考的恢復卻激活了成千上萬的人的大學夢,促使他們重新拿起書本;謴透呖际窃诮Y束“文革”后,在中國老百姓中引起巨大反響的第一件大事。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到會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著全國3500多萬黨員。
這次大會,是在揭批江青集團進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復和整頓,廣大群眾渴望對“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進行全面清理、撥亂反正的情況下召開的。大會共有3項議程:(1)中央委員會的政治報告;(2)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和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3)選舉中央委員會。
華國鋒代表中央向大會作了政治報告,葉劍英代表中央向大會作了《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大會經過分組討論,通過了政治報告、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代表們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選舉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其中中央委員201人,候補委員132人。鄧小平為大會致閉幕詞,強調一定要恢復和發揚毛澤東主席為黨樹立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努力開創新的政治局面。
這次大會總結同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斗爭,宣告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重申在二十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本任務。但這次大會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因而沒有從根本上著手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
鄧小平恢復職務
粉碎“四人幫”后,因“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和“天安門事件”被打倒的鄧小平,成了中國政治舞臺上的“焦點人物”。當時,黨內外都期待鄧小平能夠早日復出。
對黨內外的呼聲,當時黨的主要領導人華國鋒沒有置之不理。他認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決定的,批是必要的”,為了不給國內外敵對勢力造成所謂政變的口實,避免大的波動,他認為鄧小平同志的問題應當解決,但是要有步驟,要有一個過程,即采取“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解決辦法。1976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恢復鄧小平閱讀中央文件的權利。
當時,在黨內主抓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人的支持和授意下,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同時發表的社論卻提出“兩個凡是”的指導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種對毛澤東生前的決策和指示拒絕作任何分析的觀點的出現,說明長期以來“左”的指導思想還未從根本上改變,也給鄧小平復出制造了障礙。
“兩個凡是”提出不久,1977年4月,尚未恢復領導職務的鄧小平在給黨中央的信中提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此后,他多次在不同場合批評“兩個凡是”。陳云、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等一批老同志也反復強調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抵制“兩個凡是”的推行。
在葉劍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努力和華國鋒的支持下,鄧小平的復出提升了日程。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十屆三中全會,一致通過《關于恢復鄧小平同志職務的決議》,從而正式恢復了鄧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這樣,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之后,形成了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為代表的新的黨中央領導層。
恢復高考
1977年8月4日至8日,正式復出不久的鄧小平在北京主持召開了科學與教育工作座談會,邀請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參加。8月6日下午,會議討論的重點轉移到高校招生這個熱點問題。在此之前,教育部以“來不及改變”為由,決定仍然維持“文革”中推薦上大學的辦法,并剛剛將方案送出上報中央。這引起了與會者的反對,紛紛揭露這種辦法的弊病,并主張立即恢復高考,建議如果時間來不及可推遲當年招生時間。這些意見得到鄧小平的支持,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報送中央的報告追回來,拍板決定當年就恢復高考,并要教育部追回上午剛送出的給國務院的報告。鄧小平親自修改了教育部起草的招生文件,關于招生的條件,主要抓兩條:本人表現好,第二是擇優錄取。由于鄧小平的果斷拍板,10月初,中央政治局討論了招生工作文件;10月中旬,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關于197 7年高校招生的意見,恢復全國統一考試,凡是工人、農民、知青、干部、應屆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報考。
1977年12月10日,中國570萬考生走進了曾被關閉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場,雖然按當時的條件,只錄取了不到30萬人,但是高考的恢復卻激活了成千上萬的人的大學夢,促使他們重新拿起書本;謴透呖际窃诮Y束“文革”后,在中國老百姓中引起巨大反響的第一件大事。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