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行業教育中“失落的世界”——印后加工
2009-07-31 10:06 來源:慧聰印刷網 作者:李華寧 責編:喻小嘜
- 摘要:
- 提升印后教育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特別是需要那些可以成為“印后老師”的人們,因為只有你們的堅持,才會使印后工藝有更大的發展,才能找回曾經“失落的世界”。印后設備種類繁多,粗算起來約有一百八十余種,這幾乎是印刷機種類的近六倍,而大大小小的印后設備生產企業更是不計其數。
【我要印】我們從小就知道,印刷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這項古老的技藝始于隋朝,又經畢昇的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而后傳到歐洲。如今,印刷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印刷企業更如雨后春筍,于是市場對于印刷專業人才的渴求變得越發迫切,很多印刷業較發達地區都出現了印刷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的情況。與此同時,眾多高等院校也開始重視這個古老又現代的專業,目前國內約有近二十所高等院校設有印刷專業。但我們也發現,就在這樣一個印刷教育的大好形勢下,卻存在著一個“失落的世界”。
與印刷術相比,印后加工的歷史更為久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的隱商時代,當時的甲骨文的龜策裝就是我國印后加工工藝的源頭。印后工藝不僅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更代表著現代印刷品的“面子”。印后工藝是印刷的最后工序,它關系到書刊的使用價值、閱讀價值、保存價值;同時,還關系著印前及印刷,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開始依靠各種印后工藝為印刷品增值。據行業專家介紹,我國印后從業人員占全部印刷行業人員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令人遺憾的是,國內許多印刷專業院校還沒有開設印后工藝方面的課程,也沒有設置該領域的專門學科。據某印刷學院領導稱,學校因為有沒合適的老師來執教,因此未開設專門的印后專業。殊不知,今天的學生,明日的老師;今天無人任教,將來亦不會有。難道這樣的惡性循環也有道理?
倒退三十年,印后生產還是以“手工為主”的陳舊操作方式,而近幾年各類自動化程度頗高的印后設備開始受到越來越多印刷企業的青睞,特別是各類國外進口的印后裝訂生產線,更是實現了“一邊進紙,一邊出書,一人控制”的極高度自動化作業。它們完成的印刷品更高效,更規范,同時也為企業減少了眾多人員成本的開支。但操作任何一臺精密的設備都不會像小朋友做游戲一樣簡單,這些高科技產品需要有專業知識的人員來“馴服”。否則,它們恐怕不會那么“聽話”。
印后設備種類繁多,粗算起來約有一百八十余種,這幾乎是印刷機種類的近六倍,而大大小小的印后設備生產企業更是不計其數。據了解,這些設備制造企業的從業人員中真正學習過印后專業知識的少之又少,更多的來自機械制造等專業。事實上,很多印刷專業院校也都設有機械類專業,但同樣遺憾的是,這些學生往往并不學習任何印后工藝方面的知識。或許現在各類大學生、研究生的學習能力的確很高,對于印后工藝完全可以自學成才,但任何一個學科都需要不斷地研究才能持續地進步,而學校原本正是最合適的研究場所,如果學校放棄了這個領域,那將來誰去填補呢?企業需要的新鮮血液來自何處呢?
提升印后教育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特別是需要那些可以成為“印后老師”的人們,因為只有你們的堅持,才會使印后工藝有更大的發展,才能找回曾經“失落的世界”。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