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風 商業的潮 和路
2009-06-25 04:32 來源:我要印 京滬魂 責編:嚴影
- 摘要:
- 我們的身份似乎雙重的,角色似乎是復雜地混雜著的,就象作家可以搖身一變成策劃高手或導演、總經理。我有時發現,自己的營銷意識登峰造極,不知是職業教育使然還是對營銷時代反思后的折射。
開放者
香港赤臘角機場:2009年4月28日晚12點以后,我和一位來自溫州的老總,連續找了幾個吃飯的地點未果,以為這號稱“國際機場”的地方已經“閉門送客”了,但我們還是邊走邊自我安慰:我們這樣工作,足夠可以成為“世界公民”了,以后我們去紐約去東京,都不會怕洋人了——就在剛才,我在距離機場約20分鐘的士車程的一間,自己下榻的客房里采訪了他,然后兩人一起字斟句酌修改,還一起看著文章在后臺錄入,直至在直播專題和網站首頁出現。
溫州的老總身家十幾億,總公司旗下擁有十幾個子公司。他質樸得讓我想立即把自己身上的西裝脫下來。他穿著牛仔褲和短袖的T恤,竟然讓我恍惚以為是在街頭小巷里看到的一個青年,一個不可能進寫字樓的人。
他和我聊了很多,那是似乎共同奮斗完成了一項事業般的夜深人靜的時刻,最容易傾訴內心。聊創業、聊觀展感受、聊公司發展過程中碰到的瓶頸。他的話語和內心,和他的外表一樣質樸。我好象在感受香港的晚風般,想探知他的秘密。
我不知道,他的心靈是否完全對我開放,但他對我說了很多很多。他或許未曾碰到過,有人為了采訪他,而守候到凌晨。我也沒有拒絕他請我吃飯。但我更想進一步寫寫這個質樸的老總,他的平凡和不平凡,讓我對溫州的創業者們,從側面有了更多的敬意。
“好文章”
2008年,“我要印”和“CPP114”同時獲得中國行業電子商務網站TOP100
寫這篇文章,沖動源于整理“我要印”2周年慶典的同事感言。誠然,這些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同事的感言感動了我,按理,我應該“理所應該”地為此說點什么贊美之辭。
按理說入司僅三個月有余,要談點什么,我認為并不成熟,而這也并不是我慣常的作法。
還是回過頭來說說那位新疆劉大哥吧。我本人對新疆的興趣,遠遠勝過了向他兜售什么理念的興趣。我經常在聽一個來自四川的新疆歌手的歌曲時,感受著新疆的風情、人文,浸染著如歌的氣息,“他(她)們很純樸,真的很純樸”,劉大哥質樸的話打動了我,使我想去新疆的念頭進步加深。受訪完后,他離開我們住的客房時,我送了句話給他:“需要我們幫忙的,千萬不要客氣”。
我想,我必須對我的話的真誠性負責。我突然希望有朝一天到新疆旅游時,是這位劉大哥為我們帶路,那是如此地“水到渠成”“前有鋪墊,后有進展”——多么的自然,勝如一篇引言藏玄機的好文章。
尾言:傾訴欲
行文到最后,我突然想到了一個根源性的問題,就是每人做事情(業)的動機在何?僅就自我所面臨的處境而言,它竟然藏著一種對抗性的命題。為了表示我的真誠,我必須把它寫出來:
我知道“文人相輕”,一定會有“文人”以為,我寫作暗含著不可告人的商業動機。那么,如果我告訴別人,我從業這四年,從來沒有直接或間接地提示過別人,必須給錢我,才會幫他(她)寫文章,會有人相信嗎?不管我曾經寫過多少篇有爭議的文章,很不幸,我從未從中撈過一分錢。如果我告訴別人,我捱更守夜,放棄了正常人的生活,幫前輩編書,后來他送了一筆錢給我,我拒絕了,會有人相信嗎?一定會有“文人”,跳出來說:你為什么要把這些寫出來呢?寫出來以后,會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難道,文章可以這樣寫的嗎?對不起,我實在不會寫文章,恕我直言,我對別人是否看我的文章,并不感興趣。很不幸,我性格內向從小有心理障礙,寫作僅僅是因為有傾訴欲,僅此而已。對于我服務的任何機構,也“不過如此”。
[注1]:對劉軍先生的采訪稿見我要印《天然瀝青 你知道它嗎?》,綠色油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更多內容,請點擊:“2009年首屆中國綠色油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網絡直播專題。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