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外分內事 利樂喜歡“多管閑事”
2008-08-21 08:5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編:張奕波
在今天的中國,不管消費者是喜歡“伊利”還是“蒙牛”,抑或是當紅的“王老吉”,似乎都少不了要接觸到“利樂”,因為這些液態牛奶或飲品的紙盒或紙袋大多出自利樂中國有限公司之手。
隨著伊利、蒙牛、匯源、王老吉等品牌影響的如日中天,原本隱藏在飲品公司背后的利樂近年來也逐漸被廣大消費者所關注,利樂磚、利樂枕、利樂鉆這些時尚的包裝載體連同其中的飲品一同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這家來自瑞典的家族公司,從事的是液態食品加工與包裝行業,身處紙包裝產業鏈和乳品產業鏈之中的利樂公司,自20世紀70年代進入中國以來,就一直堅持做著在外界看來分明是“分外之事”。
“分外事”
據悉,單花在幫助開發回收再利用技術、建立回收網絡上的費用,利樂就累計投入上千萬元人民幣。這些工作好像不應該是一家包裝企業的“分內之事”。
為幫助培育乳品消費市場,從1998年始,利樂就積極倡導在中國開展學生奶項目。10多年來,利樂在公司設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支持中國專家參與國際交流和培訓,支持中國學生奶的研究和開發,幫助提高學生奶原奶質量,開展學生奶質量管理系列培訓,為乳品企業提供先進的生產設備,協助有關機構建立和完善學生奶安全監管控制系統等,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力。這些“投入”有人戲稱為“多管閑事”。
關于“學生飲用奶計劃”的利樂行動,利樂中國有限公司企業傳播副總裁楊斌向記者列述了一個長長的清單,這個清單涉及到利樂向國內第一個學生奶樣板企業——沈陽輝山乳業,贈送了一臺價值600萬元人民幣的灌裝機;與上海學生奶辦共同進行“小學生心理研究”課題;與專家共同編寫《學生奶危機管理預案》;組織名為《中國學生奶計劃對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的課題研究;和蒙牛公司共同開設的“學生飲奶與健康”課程在大連試點;組織編印《中國學生奶入校指南》;組織的首屆“學生奶項目經理”培訓班在南京舉行;支持的“首屆學生奶奶源質量管理培訓班”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正式啟動億元資金推進“利樂促進學生奶發展項目”;支持“十一五”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等等。
對此,利樂集團執行總裁黎博文表示,利樂作為一家與中國乳業共同成長的公司,把支持學生奶項目看做是一項不求短期回報、著眼于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和支持乳品行業長遠發展的事業。
“分內事”
信奉“與中國客戶共同成長”經營理念的利樂中國,“從頭到腳都圍著客戶轉”,利樂中國一位部門負責人曾對媒體說。這位負責人還表示,利樂的員工時刻準備著做不是自己分內的工作,只要客戶有需求。
比如,利樂的人力資源管理者會扮演咨詢師的角色,向客戶公司提供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建議;利樂的包裝設計專家會和客戶方共同設計富有個性特色又美觀的外包裝;利樂的大客戶經理會全程參與新品奶上市前的市場調查、推廣活動,不辭辛苦。設備引進、產品開發、技術培訓、市場信息、營銷體系構建、新品上市……只要是客戶的事,利樂幾乎都愿意提供幫助。
對此,不僅外界有些不解,據說利樂的新進員工也時常需要有個適應過程。作為全球液態食品加工與包裝業界的老大,利樂為何把自己的經營理念確定為“與中國客戶共同成長”呢?
對于這個有些另類的企業理念,利樂集團執行總裁黎博文的解釋是:企業要獲得長久的生命力,離不開產業鏈的和諧發展,雙方是互為依存和促進的。因此企業必須跳出“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框框,把為產業鏈作貢獻看做是自己的責任。
楊斌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講了這樣一段話:1979年,在大部分跨國公司還覺得中國市場有許多不確定因素的時候,利樂就來到中國,來到一個不喝牛奶的國家賣牛奶包裝,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市場耕耘和培育的工作。利樂作為一家全球公司,有信息優勢,也有很多先進的理念,利樂愿意與中國企業和消費者分享。
有業內人士評論說,這個商業理念表面看低調內斂,實際上卻極富“東方智慧”。利樂今天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